阆水歌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作品评述

《杜臆》:江源出陕西凤县嘉陵谷,经广元、昭化过剑州,至保宁府,其曰阆水、巴水、渝水、汉水、皆此江之异名。

  嘉陵江色何所似①?石黛碧玉相因依②。正怜日破浪花出③,更复春从沙际归④。巴童荡桨欹侧过⑤,水鸡衔鱼来去飞⑥。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⑦。

  (此咏阆水之胜,亦在六句分别景情。水兼黛碧,清绿可爱也。日出阆中,照水加丽,春回沙际,映水倍妍。桨欹侧,江流急也。鸟来去,江波静也。肠可断,中原未归。天下稀,胜地堪玩。【张汸注】公当远离之时,而不失山水之乐,亦足见其处困而亨矣。《杜臆》:阆中胜事,总结上文,而赞云可肠断,犹赞韦曲之花,而曰恼杀人也。)

  ①《寰宇记》:嘉陵水,一名西汉水,又名阆中水。【钱笺】《水经注》:汉水又南径阆中县东,阆水出阆阳县,而东径其县南,又东注汉水。《周地图》云:水源出秦州嘉陵,因名嘉陵,经阆中,即阆中水,亦曰阆江,又曰渝水。楼钥曰:嘉陵江,至阆州西北,折而南趋,横流而东,复折而北,州城三面皆水,故亦谓之阆中,地势平阔,江流舒缓,城南正当佳处,对面即锦屏山。②《说文》:“碧,石之青美者。”阮籍诗:“寒鸟相因依,日出正照水。”③刘孝威诗:“扬帆乘浪花。”④费昶诗:“春随杨柳归。”⑤沈约诗:“巴童暗理瑟。”⑥【朱注】尝闻一蜀士云,水鸡,其状如雄鸡而短尾,好宿水田中,今川人呼为水鸡翁。⑦《方舆胜览》:锦屏山,在城南三里。冯忠恕记云:阆之为郡,当梁、洋、梓、益之冲,有五城十二楼之胜概。师氏曰:城南屏山,错绣如锦屏,号为天下第一,故曰天下稀。
-----------仇兆鳌 《杜诗详注》-----------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客子惊秋易断魂,江塘落叶雨纷纷。蔽江云势山头合,隔竹泉声屋尾分。无日不宜閒问酒,有怀犹且强摛文。灯窗几忆同居话,卷里新篇可得闻。

山势抱烟光,重门突兀傍。连檐金像阁,半壁石龛廊。碧树丛高顶,清池占下方。徒悲宦游意,尽日老僧房。

四出花中毕,三开格外芳。名高评月品,韵胜霸秋香。

潭心不冻处,鴈鹜自相依。积雪正无际,因风忽起飞。初惊如避弋,复下信忘机。偶得从公饮,聊书此景归。

佳气抱房栊,年华自不穷。山将眉合翠,花傍镜分红。晓色罗衣上,春声燕垒中。犹怜芳树下,无力倚东风。

姑山鏁灵坛,千阜如堆玉。山回路转间,射亭见新筑。主人雅好事,借我南窗宿。一梦到无何,梦觉黄粱熟。

云山依旧接清秋,高阁荒榛怅旧游。二十四桥何处所,西风吹尽白蘋洲。

不用寻神水,也莫问华池。黄芽白雪,算来总是假名之。只这坤牛乾马,便是离龙坎虎,不必更猜疑。药物无斤两,火候不须时。偃月炉,朱砂鼎,总皆非。真铅真汞不炼,之炼要何为。自己金公奼女,渐渐打成一块,胎息象婴儿。不信张平叔,你更问他谁。

(古有伤王,以崩荡之馀,无恶不为也。乱亡之由,固在累积。故为《至伤》之诗一章二韵十二句)夫可伤兮?伤王乎,欲何为乎?将蠹枯矣,无人救乎?蠹枯及矣,不可救乎?嗟伤王!自为人君,变为人奴!为人君者,忘戒乎。

渭阳佳梦。瓦变成璋真妙弄。不是勾回。汤饼冤家唤得来。不分利市。要我开尊真倒置。试问坡翁。此事如何著得侬。

翠云深处曳枯筇,插碧堂堂十八公。全似华阳隐君子,挂冠归去听松风。

红荻黄芦秋已老,妆点楚江头。更有吴姬拨小桡。来往自妖娆。款款舣舟临别岸,短缆系花梢。料得前身是莫愁。依旧有风流。

万叠青山只麽青,从容时止又时行。斯文未丧予何畏,举世随流我独清。日月精忠今古在,丘山道义死生轻。吾翁铁脊文翁似,无愧渊明与孔明。

城上惊飞白项乌,黄蒿隐见跳黄狐。数声刁斗残星落,猎猎酸风乱马呼。

有物轻醇号太和,半醺中最得春多。灵丹换骨还如否,白日升天似得麽。侭快意时仍起舞,到忘言处只讴歌。宾朋莫怪无拘检,真乐攻心不奈何。

溪上秋雾多,溪居晓寒入。呼吸遂生痾,呕泄不下粒。素居江南地,大率皆卑湿。久从吴土居,气候非所袭。伏枕欲经旬,冠带拈已涩。女奚特扣关,问疾提山笠。我非金粟身,寄谢何暇揖。屈性兹不能,他时冀来及。

吾儒不羡能方丈,彼相胡为食万钱。谁识春来有珍味,乐如疏食曲肱眠。园中菜把勤能致,曹掾莼羹美未专。便作远谋胜肉食,他年无愧作诗篇。

平生意气压曹瞒,却为夫人鬓作斑。堂上横刀何足问,五兵只在画屏间。

新罗砑红裙襵齐,彩缕刺衫花倒提。新晴暖日丽烟草,金兽齧锁藏春闺。朱桥逼江晓沙白,锦带交风大堤窄。兰洲遗瓴得残碧,归来惊飞上娇额。

落阳宫苑地,幻出几花身。艳色宜当午,开时惜殿春。管弦非旧国,风雨易愁人。同是多情客,相逢说梦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