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三十八首

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释迦老子毒花开,达磨大师王小二。
吹笛打鼓,搀行夺市,万像森罗笑点头。

作品评述

《偈颂三十八首》是宋代释如净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这句诗意味着竹竿和木偶随身而来,以便在适当的场合表演戏剧。这句话传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生动地描绘了一种自在自得的状态。

释迦老子毒花开,达磨大师王小二。
这句诗以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和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为主题,描述了毒花盛开,以及达摩大师和一个普通的名叫王小二的人物。这句话通过宗教和寓言的形式,传达了生命的多样性和人们在世间的相遇与交汇。

吹笛打鼓,搀行夺市,万像森罗笑点头。
这句诗词描述了吹笛者和鼓手的音乐伴随着人们的行进,一起参与争夺市场的繁忙场景。最后一句表达了世间众生的种种表情和笑容,暗示了生活的喜怒哀乐和人们对于世事的领悟。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不同的场景和人物,以及运用寓言和象征的手法,展示了世间百态和人们在其中的起伏和欢乐。同时,它也表达了释如净对于人生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于生活中瞬息万变的态度。这首诗词以轻松明快的语言和活泼的节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发读者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鑑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巖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巖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爲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鑑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凿开神斧是何年,珠雁金凫锁冷烟。薜荔带云悬古木,辘轳卷月出秋泉。岩前洗剑精疑伏,林下烹茶味亦禅。高倚石阑清啸发,恐惊池底老龙眠。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凡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仕宦常畏人,退居还喜客。君来辄馆我,未觉鸡黍窄。东坡有奇事,已种十亩麦。但得君眼青,不辞奴饭白。送君四十里,只使一帆风。江边千树柳,落我酒杯中。此行非远别,此乐固无穷。但愿长如此,来往一生同。闻君开龟轩,东槛俯乔木。人言君畏事,欲作龟头缩。我知君不然,朝饭

皇家贵主好神仙,别业初开云汉边。山出尽如鸣凤岭,池成不让饮龙川。妆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敬从乘舆来此地,称殇献寿乐钧天。

无求不必位三公,一饱何须禄万锺。只有人生安乐好,享他明月与清风。

昔年同志逢时尽,今日相亲似子稀。迟仆忽辞云海上,远持双壁扣吾扉。

绿树春深,燕语莺啼声断续,惠风飘荡入芳丛,惹残红柳丝无力袅烟空。金盏不辞须满酌,海棠花下思朦胧,醉春风。

严严神仙居,不受世尘涴。栖身白玉壶,眼净讵容唾。主人敬爱客,马秣仆不饿。洗心炉薰前,容了旧经课。

送客西楼落木风,鬓丝吹断酒帘空。危廊千尺云居寺,霜叶仍欺二月红。

轻鸥白鹭定吾友,翠柏幽篁是可人。海角逢春知几度,卧游到处总伤神。

神府雷霆吏,琼山白玉蟾。本来真面目,水墨写霜缣。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一盂之饭一盘蔬,底用横身犯毁誉。与世无缘空落落,登山有道但徐徐。体中不快惟读易,老去更贫常典书。四海谁知今夜月,梅花飘雪缟吾庐。

骨峭情高彼岸人,一杯长泛海为津。僧仪又入清流品,却恐前生是许询。瘦颈隆肩碧眼生,翰林亲赞虎头能。终年不语看如意,似证禅心入大乘。

我行阻徐方,日夕望吴国。积雪覆皋原,千里同一色。门前偃栅横,屋际孤烟直。黄河冰正坚,芒砀云来黑。狡兔潜以伏,饥鹰竟何食。客子煨枯蓬,主人舂残稷。何日见朝阳,肃彼南归翼。

了身如幻向谁言,运水搬柴化有缘。忽遇浴室人指水,轻清妙触转光鲜。

家事毋关我,心君日日休。阴功归子息,贤德视交游。彝鼎千年古,图书一室幽。荣封胡不早,只许到郊丘。

亭前山影漾江流,亭外云霞碍举头。俯石下听松上籁,隔乡遥认水边舟。四檐寒送沙汀雨,一径烟笼寺秋竹。此曲此声应未变,抱琴期与故人游。

过了红芳又绿阴,绿阴多处觉春深。东皇自是成功早,取次南风入舜琴。

莫叹辞家远,方看佐郡荣。长林通楚塞,高岭见秦城。雪向峣关下,人从郢路迎。翩翩骏马去,自是少年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