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黄循斋

忆昔论文友,如今舐鼎仙。
周经谈正印,易学话真传。
一乐堂中语,三生石上缘。
莲峰望昆岳,惆怅白云连。

作品评述

《挽黄循斋》是宋代阳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黄循斋

忆昔论文友,如今舐鼎仙。
周经谈正印,易学话真传。
一乐堂中语,三生石上缘。
莲峰望昆岳,惆怅白云连。

译文:
回忆过去与文友讨论经书的时光,如今你已成为名垂千古的仙人。
你曾谈论《周易》的正印,传授了《易经》的真传。
我们曾在一起欢乐的堂上交谈,缘分使我们在三生石上相遇。
我在莲花峰上眺望昆仑山,心中充满了对白云的忧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逝去友谊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感慨。诗中的"黄循斋"指的是阳枋的友人黄庭坚,他们曾一同讨论经书和学术,但现在黄庭坚已经成为仙人,超越尘世。诗人回忆起与黄庭坚相处的时光,感慨万分。

诗中提到的"周经"和"易学"指的是《周易》,这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包含了卜筮、占卜和哲学思想等内容。"正印"指的是《周易》中的一种卜卦方法,表明黄庭坚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易学话真传"则是指黄庭坚向阳枋传授了《易经》的真传,显示了他们之间的学术交流和黄庭坚的慷慨。

诗中的"一乐堂中语"描述了阳枋与黄庭坚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三生石上缘"表示他们在三生石(传说中代表前世、今生和来世的石头)上有缘相遇,是前世今生的宿命安排。

最后两句"莲峰望昆岳,惆怅白云连"表达了阳枋的忧伤之情。莲峰是一处高山,他站在那里眺望昆仑山,白云似乎将他与黄庭坚分隔开来,使他感到无尽的遗憾和失落。

整首诗通过表达对友谊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它描绘了友情的深厚和学术的珍贵,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无法再相聚的遗憾之情,使人感叹光阴易逝、物是人非的现实。

作者介绍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的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阳枋的家庭成员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诗词推荐

慈竹不外长,密比青瑶华。矛攒有森束,玉粒无蹉跎。纤粉妍腻质,细琼交翠柯。亭亭霄汉近,霭霭雨露多。冰碧寒夜耸,箫韶风昼罗。烟含胧胧影,月泛鳞鳞波。鸾凤一已顾,燕雀永不过。幽姿媚庭实,颢气爽天涯。峻节高转露,贞筠寒更佳。托身仙坛上,灵物神所呵。时与天籁合,日闻

左餮右粥年年饱,南陌东阡处处闲。幸免催租败幽兴,岂容对酒惜酡颜。

碧甃时时减复增,山头海面密相应。古来泉脉谁穿凿,潮落潮生不暂澄。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寒松一干老苍苍,古寺门前岁月长。匠伯偶图舟楫利,禅翁方患斧斤伤。得全此日同齐栎,勿翦他年经召棠。可但与君期久远,相将俱列大夫行。

盛心盖俗忘,奸声其道伤。掺别伊何吟,停杯慨以慷。君官上饶郡,分教明虞唐。俄而及瓜代,朝天架康庄。岩廊冠剑地,学省翰墨场。失人易揣摩,失己劳酌量。情融香梅葩,玉水春茫茫。鸿毛遇顺风,市朝在钱塘。

一望朱楼巧小,四边绣幕低垂。个人活脱似杨妃。倚遍阑干十二。最苦两双情眼,难禁四只愁眉。无言回首日沉西。不道一声安置。

太岁茫茫,犹有归时,我胡不归。为桂枝关约,十年阙下,梅花梦想,半夜天涯。婪尾三杯,胶牙一标,节物依然心事非。长安市,只喧喧箫鼓,催老男儿。篝灯自理征衣。正历乱愁肠千万丝。想椒盘寂寞,空传旧颂,桃符冷落,谁撰新诗。世事干忙,人生寡遂,何限春风抛路歧。身安处,

莫笑山家拙治生,正缘亦足得身轻。满炉葑火浑家暖,一碗松肪彻夜明。

宵分猎猎风翻帏,平明漫漫雪拥扉。高妆老树枝不举,深压野麰根渐肥。削平履迹顷刻尽,吹落杨花从来稀。饥乌大有在陈厄,循阶入房冷不飞。我曾倚赖东风暖,驱儿出市典衲衣。不料玄冥贾余勇,小窗无地逃寒威。起来砖炉荐软火,敢营肉阵张妓围。认香寻梅亦不恶,敲冰煮茗宁皆非。

万钱买尔身,千钱买尔笑。老笑空媚人,笑死人不要。

鹦鹉琵琶恨,融归十四弦。拨寒红玉笋,拍暖绣金莲。梅影春风裹,茶声雪水边。自怜还自笑,星发照婵娟。

自断此生休问天。白头波上泛孤船。老去文章无气味。惟悴。不堪驱使菊花前。闻道使君携将吏。高会。参军吹帽晚风颠。千骑插花秋色暮。归去。翠娥扶入醉时肩。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当年大德瑞朱弓,仁在斯民千古同。故国已无徐子土,灵祠今有梵王宫。水流檐影晴江上,山接钟声暮霭中。揽辔此行因致敬,蒲团分坐听谈空。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书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纱窗燕拂檐。莲子数杯赏泠酒,柘枝一曲试新衫。阶临池面胜看镜。屋映花丛当下簾。谁倚南楼指新月,玉鉤素手两纤纤。

津市停桡送别难,荧荧蜡炬照更阑。东风万叠吹江月,谁伴袁褒宿夜滩。

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七月七日一相见,相见故心终不移。那能朝开暮飞去,一任东西南北吹。分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对面且如此,背面当可知。春风撩乱伯劳语,况是此时抛去时。握手苦相问,竟不言后期。君情既决绝,妾意已参差。借如死生别,安得长苦悲。

深绿衣裳小小人,每来听里解相亲。天生合去云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