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事杂诗(八首选—)

卢龙雄塞倚天开,十载三逢敌骑来。
碛里角声摇日月,回中烽色动楼台。
陵园白露年年满,城郭青磷夜夜哀。
共道安危任樽俎,即今谁是出群才!

作品评述

《辽事杂诗(八首选—)》中文译文:

卢龙雄塞依天开,
十载三逢敌骑来。
碛里角声摇日月,
回中烽色动楼台。
陵园白露年年满,
城郭青磷夜夜哀。
共道安危任樽俎,
即今谁是出群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龙创作的,描述了卢龙雄塞的景象以及辽事的变迁。卢龙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边塞城市,它的塞外雄奇壮丽,给人一种开阔天地的感觉。

诗中提到,“十载三逢敌骑来”,指的是这座城市在十年间三次遭遇敌骑入侵的情况。这种频繁的敌袭让人们倍感焦虑和担忧。

接下来,诗人通过“碛里角声摇日月,回中烽色动楼台”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碛里是指边塞的战场,角声摇日月,象征着战鼓之声激荡天地;回中的指代辽国,烽色的动摇使得城楼的灯火摇曳不定,凸显了战争带给人们的忧虑和不安。

接着,诗人叙述了卢龙这座城市的悲哀景象。陵园中的白露年年都充满了悼念亲人的人们,城郭上青磷的光芒在夜晚变得更加冷清和哀愁。这是对战争带来的伤痛和无尽辛酸的描写。

最后,诗人表达出了对当前形势的担忧和不安,他说“共道安危任樽俎,即今谁是出群才!”,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看法,但现在最关键的是能够有出众的才能来处理这危机,惋惜当时诗人所看到的形势是很不容乐观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卢龙和辽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和动荡时期的忧虑和担忧,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英才的期待。

诗词推荐

白苇黄茅路四通,芙蓉憔悴菊垂丛。川原缭绕浮云外,楼阁朦胧细雨中。蔽野吞村飘不住,重山复水去无穷。丘郎蜡屐能从我,一任此身同转蓬。

文言文

犬咬天关闭,彩童呼仙吏。一封红篆书,为奏尘寰事。八极鳌柱倾,四溟龙鬣沸。长庚冷有芒,文曲淡无气。乌轮不再中,黄沙瘗腥鬼。请帝命真官,临云启金匮。方与清华宫,重正紫极位。旷古雨露恩,安得惜沾施。生人血欲尽,搀抢无饱意。

文言文

朝向蓬莱游,暮归蕊珠宿。偶然折断玉龙腰,降下凡间三十六。

文言文

钟山祠畔宿烟晴,玉涧桥边碧树椿。

文言文

蕲水城西向北看,桃花落尽柳花残。朱旗半卷山川小,白马连嘶草树寒。

文言文

花日浅明牖,竹风低度墙。举头空弱絮,转盼堕危芳。兴遣恁毛颖,愁消赖羽觞。阴阴繁夏木,故里耿难忘。

文言文

马风宁海,遇重阳十八。憨憨地、就中奸黠。六尘绝。纵逍遥自在,开怀豁畅,云游水历,琼瑶路如冰滑。补天缺。下功收五彩,经营活雪。调龙虎、撞关冲节。得真悦。见晴空莹净,圆圆正正,光辉晃朗,元来自

文言文

身病时亦危,逢秋多恸哭。风波一摇荡,天地几翻覆。孤萤出荒池,落叶穿破屋。势利长草草,何人访幽独。

文言文

邑西屋连云,中有水竹居。和风纵轻楫,尚忆故年初。川光宛明媚,况乘春雨馀。临波一以照,飒飒鬓毛疏。

文言文

石渠金马青云上,东里西门济水边。上冢过家真乐事,平时持节贵当年。成家旧学诸儒问,脱手新诗众口传。范叔一寒今若此,相逢犹得故人怜。

文言文

嘉卉得所托,植君之寝阳。开荣同此春,淡艳自生光。不为露益色,不为风尽香。节换叶已密,尚可见余芳。

文言文

洛岸东风送马行,桥横落日半川明。天连观阁云垂地,春入山河秀满城。老去飘萍甘屏迹,兴来怀古未忘情。短短一曲聊回首,不待悲秋白发生。

文言文

积雨生秋意,浮阴放晚晴。钟声寒野迥,桥影小溪清。

文言文

湖山梦不到襄闱,六载沈酣一出迟。渔子能言飞渡处,市翁亲见溃师时。权臣贵戚戈相藉,北桨南墙风背驰。事逐孤鸿今已矣,年年水落荻芽肥。

文言文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干前。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文言文

并使时推出众材,异方迎拜六城开。宜风直到东西部,仗节遥临大小梅。沧海路从三岛去,玉山人到二星回。黄金白氎饶君用,铜器应余寄我来。

文言文

秋娘窗户。梦入阳台雨。小别殷勤留不住。恨满飞花落絮。一天晓月檐西。马嘶风拂罗衣。分付许多风致,送人行下楼儿。

文言文

五上两漫天,因师忏业缘。漫天无尽日,浮世有穷年。

文言文

沙嘴坡头,枯荷影里。清兴忽来,一息千里。

文言文

悔寄孤山梅,悔折断桥柳。两地本无情,郎心那得久。

文言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