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仲秉赴廷试五首

元龙湖海士,可但着茅庐。
诗老经从地,禹功疏凿余。
蜀峰帆影隔,郢树鸟行疎。
太史行天下,归来好著书。

作品评述

《送仲秉赴廷试五首》是宋代诗人李吕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元龙湖海士,可但着茅庐。
诗老经从地,禹功疏凿余。
蜀峰帆影隔,郢树鸟行疏。
太史行天下,归来好著书。

诗意:
这首诗通过送别仲秉赴廷试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仲秉的赞美和祝福。诗中描绘了元龙湖畔有一位居住在茅庐中的海士,他精通诗书,对古老的传统与历史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位海士受到了历代治水英雄禹的启发,不遗余力地参与治水工作。蜀山的峰峦使帆影无法穿越,郢树之间的间隙鸟儿也难以飞行。这里象征着艰险和困难,意味着仲秉在前往廷试的道路上会遇到挑战和阻碍。然而,太史(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行走天下,见闻广博,他承诺归来后会写下一部好书,以记录历史和传承文化。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仲秉的推崇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治水事业和历史文化的关注。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古代典故的引用,通过对禹的崇敬、蜀山和郢树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仲秉前途的期许和对他在面临困难时能够克服艰险的信心。整首诗字数不多,但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传递出了深远的诗意和思考。诗人以情真意切的文字,将对友人的送别与对社会责任和历史传承的思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示了他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诗词推荐

钟声烟外寺,报我明朝霜。篱落暝雀惊,原野昏鸦翔。杖策归茅茨,偶一歌慨慷。千载有我辈,感念行斜阳。

宿云收尽,纤尘不警,万里银河低挂。清冥风露不胜寒,无计学、双鸾并驾。玉徽声断,宝钗香远,空赋红绫小砑。瘦郎知有几多愁,怎奈向、月明今夜。

服田力穑是良农,卤莽耕耘报亦同。得道正从勤苦里,了心只在刹那中。六通四辟非关学,万别千差不见功。法法满前供受用,更於何处觅家风。

远游旅食荒山里,竹鼠山鸡污刀几。鸣鞭走送来扣门,眼明忽见衔环子。江南今秋禾黍熟,场间啄穗惊不起。正缘一饱堕网罗,包里头颅行万里。登盘始欣不负腹,下箸未及先染指。略须沃酒助甘腴,更觉披绵愈丰美。使我转忆江湖乡,水珍海错那可忘。十年不风尚能说,楚人未数鲤与鲂。

佛祖顶{左宁右页}上,有破天大路。未透生死关,如何敢进步。不进上不,大千没遮护。一句绝言诠,那吒擎铁柱。

横堤疏柳啸寒风,吹起黄云一色同。鹦鹉洲边家十万,晓来都在水晶宫。

归期若可数,何事此时情。春色雨中尽,客愁天际生。离骚烦尔传,月旦莫余评。早韭周妻厌,因因不肯鸣。

当年有个陶渊明,不惜性命只贪酒;骨硬不能深折腰,弃官回来空两手。瓮中无米琴无弦,老妻娇儿赤脚走。先生吟诗自嘲讽,笑指篱边五株柳:"看他风里尽低昂,这样腰肢我无有。"

悠悠东郭道,莽莽四海志。晨光曦高林,泫露泣征辔。巨防扬渌漪,哀泉赴横卫。我生窘羁束,感叹抚消髀。

云观三山清露,长生万鬣青松。琼王敖珠珥下秋空。一笑满天鸾凤。雾鬓新梳绀绿,霞衣旧佩柔红。更邀豪俊驭南风。此意平生飞动。

幔亭峰下泛仙船,洞口琼花锁翠烟。一自魏王归绛阙,至今哀怨岭头猿。

吾爱刘淑方,礼逊以化彊。谆谆耳提训,语味深且长。忿恚为可忍,莫入鸣弦堂。讼者各感去,从今无他肠。

击船三日风当止,雨欲逗晴云乱飞。沽酒店家都是薄,买蔬山市晚方归。客装淹速信难料,友社欢谐知可依。唤醒玄真共心赏,桃花流水鳜鱼肥。

目前咫尺长生路,多少愚人不悟。爱河浪阔,洪波风紧,舟船难渡。略听仙师语,到彼岸,只消一句。炼金丹换了,凡胎浊骨。免轮回,三涂苦万事澄心定意,聚真阳、都归一处。分明认得,灵光真趣,本来面目。此个幽微理,莫容易,等闲分付。知蓬莱自有,神仙伴侣。同携手,朝天去。

江亭年暮。趁飞雁、又听,数声柔橹。蓝尾杯单,胶牙饧澹,重省旧时羁旅。雪舞野梅篱落,寒拥渔家门户。晚风峭,作初番花讯,春还知否。何处。围艳冶、红烛画堂,博B561良宵午。谁念行人,愁先芳草,轻送年华如羽。自剔短檠不睡,空索彩桃新句。便归好,料鹅黄,已染西池千缕。

万事关心两鬓秋,柳灰何用苦文羞。无情霜雪催年少,閒似青山犹白头。

晚来设色霞成绮,秋至回文雁作行。借问墨池何处是,一江环绕漱琳琅。

莫问西临统万城,书签月色落南荣。远天雁去惊幽梦,近体诗来慰老情。筹笔阵寒徒许国,题鞭句险政伤生。敢寻五世蓬莱路,异姓王孙尚避名。

乾健坤从,阳风阴阳。迨兹受祉,允也闰况。虞来在下,德物在上,咨时三公,执事无旷。

来时擘茧正探官,走马传宣夹路看。便鏁青春辞上合,徒知白日近长安。思归有梦同谁说,强意题诗只见宽。犹喜共量天下士,亦胜东野亦胜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