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东林寺寄江州李员外

山势棱层入杳冥,寺形高下趁山行。
象牙床坐莲花佛,玛瑙函盛贝叶经。
日映砌阴移宝阁,风吹天乐动金铃。
门前更有清江水,便是浔阳太守厅。

作品评述

《题东林寺寄江州李员外》是唐代诗人章孝标的作品。诗人以描写东林寺为主,赞美并寄托自己的崇高理想。

诗人以山势棱层、高低起伏的寺院形象来描绘东林寺的壮丽和庄严。描写了坐落在象牙床上的莲花佛,函中保存着贝叶经,寺院内的宝阁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金铃在风中发出悦耳的声音。诗人还写到寺门前有一条清澈的江水,这是浔阳太守的府邸。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大致如下:
山势棱层入杳冥,
寺形高下趁山行。
象牙床坐莲花佛,
玛瑙函盛贝叶经。
日映砌阴移宝阁,
风吹天乐动金铃。
门前更有清江水,
便是浔阳太守厅。

这首诗意味深长,寓意丰富。诗人通过描绘东林寺的壮丽景观,表达了自己对佛教修行的崇敬和向往。莲花佛、贝叶经等象征着佛教文化的卓越成就,寺院内的宝阁和金铃的运动则体现出祥和和欢乐。寺门前的清江水则与浔阳太守的厅堂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心灵与世俗的迥然之处。

整体上,这首诗以大自然为背景,通过寺院的景物来表达诗人对佛教文化的追求和向往,展现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同时,通过对寺门前与厅堂的对比,抒发了诗人与世俗的区别和疏离感。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笔墨勾勒出了一幅壮丽而富有内涵的景象,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佛教的力量和美学价值。

作者介绍

章孝标,桐庐人。登元和十四年进士第,除祕书省正字。太和中,试大理评事。诗一卷。 章孝标,桐庐人,登元和十四年进士第,除秘书省正字。太和中,试大理评事。诗一卷。

诗词推荐

丝抽霜藕织仙衣,立近芭蕉怨落晖。踏破绿苔罗袜冷,宫前昨夜有霜飞。

朅来谁主我,野寺得闲行。借屋安书庋,就岩搘饭铛。山晴分雁转,水暖见鱼生。无事人情好,相逢总笑迎。

张衡殊不乐,应有四愁诗。惭君锦绣段,赠我慰相思。鸿鹄复矫翼,凤凰忆故池。荣乐一如此,商山老紫芝。

迷祛惑去。正好修行做。清静是根源,真门户。切莫他寻,恐遗遗望仙路。闲闲更闲处。灵根元明,转转愈为开悟。功圆行满,唯有红霞聚。往昔得遭逢,亲师父。此则专来教长生诀,频频顾。方知今得度。便许相随,永永其携云步。

词源浩浩笔渠渠,合珥华簪从属车。洗眼看题挥月字,惊心犹似仰空书。云林旧截双鸣管,霜野新蒐八窍居。遣送文房惭瘦劣,千军挥扫正椽如。

碧玉寒塘莹不流,红蕖影里立沙鸥。便当不作南溪看,当得西湖十里秋。

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

花残院静昼阴长,困思瞢腾下绣床。肯信村中蓬鬓女,夜灯辛苦织机忙。

道无修证,入山何为。法无去来,出山何之。黄金屋宅草离离,天上人间说向谁。

马风风,风得好。摆脱家缘,无烦无恼。自今后、不作猖狂,便一心办道。净神炉,清丹灶。炼汞烹铅,屏除阴耗。一阳生、大药灵灵,有分

东门罢相郡,此拜动京华。落日开宵印,初灯见早麻。鹤身红旆拂,仙掌白云遮。塞色侵三县,河声聒两衙。松根醒客酒,莲座隐僧家。一道帆飞直,中筵岳影斜。书名寻雪石,澄鼎露金沙。锁合眠关吏,杯寒啄庙鸦。分台话嵩洛,赛雨恋烟霞。树谷期招隐,吟诗煮柏茶。

破晓篙师报放船,今朝不似昨朝寒。梦中草草披衣起,爱看轻舟下急滩。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骨相寒如许,那封万户侯。红颜非藉酒,白雪未蒙头。事少浑无梦,身閒岂有愁。老天能覆我,饱暖四宜休。

五星配五行,占法具春秋。参以四暗耀,不知始所由。经纬十二辰,一国系一州。三河即豫地,系宋复系周。晋自居太原,卫本都帝丘。借问益与并,古有二国不。三晋俱属冀,韩卫不见收。尝以扣日者,不语辄掉头。渠未通古今,敢问儒者流。气化互生克,躔度有迟留。因之别贵贱,庶人

大战当年血海翻,今朝独上老营盘。荒台废址无人识,一抚伤痕一泫然。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礼备乐成,物称诚竭。相维辟公,神人以说。歌雍一章,诸宰斯入。天子万年,无竞维烈。

秋风一夜吹桥树,明日来看已非故。吴中九月霜尚薄,落叶半随飞鸟去。老人心事感凋零,只欲逢秋醉不醒。范宽用意真难解,偏写丹枫作画屏。

举手攀南半,移身倚北辰。出头天外看,须是个般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