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定思痛
- 拼音tòng dìng sī tòng
- 注音ㄊㄨㄙˋ ㄉㄧㄥˋ ㄙㄧ ㄊㄨㄙˋ
- 成语解释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事后追忆痛苦的往事,痛苦更甚
- 成语出处唐 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 成语用法复杂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表示受挫折后的教训
- 成语例子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 成语结构复杂式成语
-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 成语正音思,不能读作“shī”。
- 英语翻译draw a lesson from a bitter experience
- 日语翻译苦(くる)しみの中(なか)から教訓(きょうくん)を汲(く)み取(と)る
- 俄语翻译страшно раскаиваться <с горечью вспоминать>
- 其他语言<德>sich einen erlittenen Schmerz in Erinnerung rufen <aus Unglück bittere Lehre ziehen><法>penser avec angoisse aux souffrances passées
- 近义词痛不欲生悲痛欲绝
- 反义词悠然自得
词语解释
- [draw a lesson from a bitter experience;recall the past with pangs in the heart;take one's painful experience to heart]事后追忆痛苦的往事,痛苦更甚
外语翻译
- 英语:to think of the pain when the pain is gone (idiom), to ponder about a painful experience
- 法语:(expr. idiom.) tirer une leçon d'une affaire fâcheuse
国语词典
- 语本唐.韩愈〈与李翶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指事后追思当时所遭的痛苦,而更加伤心。
- 《隋唐演义.第九八回》:「到后来痛定思痛,凡身之所经,目之所睹,耳之所闻,无一不足以助其悲思。」
网络解释
- 痛定思痛
- 痛定思痛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tòng dìng sī tòng。指悲痛的心情平定之后,回想当时的痛苦。出自于唐·韩愈《与李翱书》。
“痛定思痛”单字解释
定:1.平静;稳定:立~。坐~。心神不~。 2.固定;使固定:~影。~睛。手表坏了,表针~住不动了。 3.决定;使确定:商~。~计划。开会时间~在明天上午。 4.已经确定的;不改变...
思:[sī] 1.想,考虑,动脑筋:~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忖。~索。~维。沉~。寻~。见异~迁。 2.想念,挂念...
痛:1.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头~。肚子~。伤口很~。 2.悲伤:悲~。哀~。 3.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击。~骂。~歼。~饮。~下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