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徐渭的《沈叔子解番刀为赠》
拼音和注音
xì wǎ chǎng zhōng duō hú li , jīng shī yè xíng bù gǎn x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狐狸:本指狐和狸两种动物,后多专指狐。
夜行:夜行yèxíng∶夜间行走路上只有很少的几个夜行人∶夜间航行或行驶
不敢:1.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2.谦词,不敢当。3.不要。
京师:(书)(名)首都。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原诗
沈子报雠塞外行,一诧便得千黄金。
买马买鞍意不惬,更买五尺番家铁。
镂金小字半欲灭,付与碧眼译不出。
细瓦厂中多狐狸,京师夜行不敢西。
叔子佩之只一过,黄蒿连夜闻狐啼。
今年我从上谷行,中丞遗我聊癸庚。
买驴南归只两旬,只愁马上逢黄巾。
叔子见我无所仗,解刀赠我行色壮。
毕竟还从水道归,挂在蓬窗两相向。
一日十拔九摩挲,鞘影鳞鳞入向河。
须臾报道渔罩外,电脚龙腾五尺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