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亭

谁知极目名亭意,不在登临与品题。
天地两间同汗漫,江淮一水自东西。
惊栖何日能归雁,灵异当年任照犀。
万境尽从心上化,静参飞跃悟端倪。

作品评述

《极目亭》是宋代诗人陈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极目亭,远眺名亭的意境,
并非在登临与品题之中。
天地的广阔与深邃都溶为一体,
江淮的水流自由自在地东西流淌。
惊栖的雁儿何时能够归来,
灵异的照犀在那年任其映照。
万境都从心中折射出来,
静观参悟其中的飞跃和端倪。

诗词的中文译文:
谁知极目名亭意,
不在登临与品题。
天地两间同汗漫,
江淮一水自东西。
惊栖何日能归雁,
灵异当年任照犀。
万境尽从心上化,
静参飞跃悟端倪。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以极目亭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亭子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诗人认为亭子的意义不在于登临观赏或题咏,而是通过远眺亭子所带来的视野,体会到天地的辽阔和江淮水流的自由流动。诗人思索着,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惊鸿雁儿归来,什么时候才能再次体验到灵异的照犀之光。最后,诗人得出结论,万物景象都是从自己的内心中映射出来的,只有静心观察,才能参悟其中的飞跃和端倪。

赏析:
《极目亭》通过对亭子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独到观察和深入思考。诗人通过远眺亭子,感受到天地的壮丽和江淮水流的自由,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的惊栖和灵异象征着美好而神奇的事物,诗人渴望能够再次体验到它们的存在。最后,诗人通过内心的静观,领悟到一切景物都源于内心,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洞察万象的飞跃和深意。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余地。

诗词推荐

君诗通大雅,吟觉古风生。外却浮华景,中含教化情。名应高日月,道可润公卿。莫以孤寒耻,孤寒达更荣。

太阳一入地,亦足蒸成霞。老学傥能勉,声绩岂不华。

疏帘薄幔对青灯,鸜鹆喧喧自转更。风雨渺漫人卧病,地炉汤鼎更悲鸣。

一片孤帆无四邻,北风吹过五湖滨。相看尽是江南客,独有君为岭外人。

岁正朱明,礼布元制。惟乐能感,与神合契。阴雾离披,灵驭摇裔。膏泽之庆,期于稔岁。

平绿题诗四十年,寻幽不厌水云边。一犁还又耕春后,三白曾来醉腊前。自笑挂冠林下客,获陪挥尘坐中贤。绝嫌幻色撩人思,快睹晴川远接天。

行人元不恨长途,下马旗亭酒可沽。回首琅琊山不见,西风吹起豆田乌。

春风吹袂过溪塘,有客来称铁面郎。今代贵人甘软媚,可能肮脏倚门墙。

别君二十年,往事飞鸟过。相逢歌慷慨,颇复起衰情。朱颜各华发,此已无可奈。结庐擅青山,吾独为君贺。示我诸贤计,三叹不忍和。功名付千载,袖出莫轻作。老去会有死,嗟来不如饿。烛湖旁舍酒可沽,胜日相从同醉卧。

常武徂征,诗人所称。总干山立,厥象伊凝。

浮家泛宅。旧游记霅溪踪迹。此生已是天涯隔。投老谁知,还作三吴客。故人怪我疏髯黑。醉来犹似丁年日。光阴未肯成虚掷。蜀魄声中,著处有春色。

又归衡岳寺,旧院树冥冥。坐石缝寒衲,寻龛补坏经。峤云笼曙磬,潭草落秋萍。谁伴高窗宿,禅衣挂桂馨。

微日输晴宿霭妆,征鸿迎暖到南州。相呼相唤稻粱熟,年去年来芦苇秋。琴操曾遗中散恨,海濒还见子卿不。夕阳莫傍江楼去,长有别离人倚楼。

晓风鞭袖闯天关,滥缀东西两省班。当日入趋东杂殿,番休却逐侍臣还。

飘零海角悟平生,岂料王孙肯远行。迟日待君游化国,凄风要我到愁城。诗书灰烬宁无梦,翰墨馨香尚有情。闻道东京已返跸,箕云缑月得秋耕。

笔法君追宝晋斋,禅机我愧老蒲鞋。尝僚台阃相知旧,得友江山到处佳。铁马尘高频极目,锦鳞音断岂忘怀。亦思竹底陪溪逸,人品终疑未易侪。

乡里儿,桑麻郁郁禾黍肥,冬有褴襦夏有絺。兄锄弟耨妻在机,夜犬不吠开蓬扉。乡里儿,醉还饱,浊醪初熟劝翁媪。鸣鸠拂羽知年好,齐和杨花踏春草。劝年少,乐耕桑。使君为我剪荆棘,使君为我驱豺狼。林中无虎山有鹿,水底无蛟鱼有鲂。父渔子猎日归暮,月明处处舂黄粱。乡里儿,

三十六物一时空,空空空处自光通。转侧末山不露顶,非男女相主人翁。主人翁,借伴能来用莫穷。百草头上俱胝老,尘尘刹刹是家风。

晚蝉犹噪树,新月遂当天。闵雨心虽切,题诗思亦牵。故应听摵摵,殊愈对娟娟。忆我章泉弟,松窗竹屋边。

山林容我病,道路忆君长。忽枉潇湘句,中含屈宋香。细参同晤语,深卷胜书行。归棹知非远,胡为苦念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