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郢州崔守八首

将军竞病旧能诗,黄绢于今玩色丝。
何日酒兵鏖笔阵,未应羽檄谂交绥。

作品评述

《寄郢州崔守八首》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将军崔守竞病的情景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将军的敬佩和思念之情。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将军竞病旧能诗,
黄绢于今玩色丝。
何日酒兵鏖笔阵,
未应羽檄谂交绥。

诗意:
这位将军在病中仍然能够写出优美的诗篇,这些诗篇如今被人们当作宝贝般珍藏起来。诗人期望在将来的某一天,将军能够康复并重新投身于酒宴和战场,以笔为剑,激昂地书写出壮丽的篇章,用羽毛书写出互相激励和交流的信函。

赏析:
这首诗词以崔守将军竞病的情景作为切入点,描绘了一位身患重病的将军仍然保持着他的创作热情和才华。将军的诗篇被比喻为黄绢,表示其珍贵而可贵的艺术成果。诗人表达了对将军康复的期望,希望将军能够恢复健康,重新投入到酒宴和战场中。"酒兵鏖笔阵"形象地描绘了将军重回酒宴和战场的场景,将军以笔为剑,用诗篇书写出壮丽的篇章。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与将军互相激励和交流的心愿,希望能够收到将军写的激励信函。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将军的崇敬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将军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单车细马出虎牢,春云黕黕百舌嚎。谷雨已近花欲尽,秉烛夜饮朝坐曹。因君重思昔日欢,醉笔狂扫嵩丘高。于今零落二十载,纵在各各叹二毛。试采上阳何首乌,刮切仍致苦竹刀。俗情相望亦异此,竞欲折笋笼含桃。

玛瑙坡前水,泠泠夏亦寒。夜深明月上,珠颗落冰盘。

名珪字玉净无瑕,美誉芳声有数车。莫放焰光高二丈,来年烧杀杏园花。

不是风旛不是心,从来只为少知音。举头万里长空外,唯见白云流水深。

山木欣欣意,春光次第催。欹巾望归雁,伏槛听新雷。岩静闻冰折,巢空喜燕来。涧花从寂寞,亦向草堂开。

一年十二月华圆,何事今宵到处看,春夏暖时无底白,雪霜凝处不胜寒。酒肠缓放金樽倒,诗兴何妨玉漏残。莫学时人贪酩酊,清光未流已阑单。

南山之北,北山之南。环冈绕岭,紫翠相参。奔腾蹲蹴,万里{左马右军}骖。丘衍沃若,灵秀所涵。平峦蔽亏,饯日西崦。月生大东,错落夕岚。凝辉万壑,澄若渊潭。有窭人室,架楹维三。其名实佳,佳哉月岩。窭人者何,赞皇之黔。伊谁名之,宗伯子瞻。嗟嗟窭人,天民之淹。昔也方将

并桥冰乍泮,隔岸柳初黄。河上春犹浅,天涯日渐长。平时好行乐,往事入思量。最恨三年别,应添两鬓霜。

十舍到商颜,虽遥不甚艰。东西逆洛水,表里看秦山。身在烟霞外,心存人子间。庭闱况非远,自可指期还。

自矜娇艳色,不顾丹青人。那知粉绘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人啼不语。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纤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胡天愁。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六月到盘洲,水阁盟鸥鹭。面面纳清风,不受人间暑。彩舫下垂杨,深入荷花去。浅笑擘莲蓬,去却中心苦。

落成序嘉宾,煮蟹脍溪鲈。

阳春明日五更回,破旱先令一雨来。要得群生蒙实惠,故将膏泽润枯荄。

诗人零落叹才难,二妙风流压建安。已见词锋推晋楚,定应臭味等芝兰。鸿轩意气惭交吕,凤跃声华敢望韩。咫尺烟尘不相见,它时惆怅隔金銮。

大盈卑百渎,自成浮天浔。崇丘下累块,意为蔽日深。王者在谦小,夙惟尧禹心。拜言尊贤仁,慎德弃珠金。自满九族散,匪骄百善寻。炳兹夏商鉴,灭国因夸淫。

博浪挥椎处,惓惓报国仇。如何销印事,独不为韩谋。

开遍梅花雪初落,深寒尚觉貂裘薄。纸帐偏宜白发酣,茶瓯却被青娥谑。闲来索笑对汤婆,枕席相从年颇多。莫怪老夫今冷落,故衾犹是赐兜罗。

松下行行二三子,书声白昼草堂开。老夫把卷仍自读,旧雨到门今不来。苔石无尘棋局在,莎汀有水钓船回。秋风篱落偏萧索,独嗅寒花持酒杯。

久旱终能不失时,田家喜气吐虹霓。庞公昔日曾垂语,资福今朝更指迷。

淡交耐久最宜蔬,风味清严莫芥如。沃壤深畦须蚤许,雪中满拟饫冰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