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自恨探春迟,不见檀心未吐时。

出自宋代苏轼的《红梅三首(其三)》

出自宋苏轼的《红梅三首(其三)》

拼音和注音

yōu rén zì hèn tàn chūn chí , bù jiàn tán xīn wèi tǔ sh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探春:早春郊游。唐宋风俗,都城士女在正月十五日收灯后争先至郊外宴游,叫探春。明代贡茶名。花名。属木犀科,半常绿灌木,初夏开花,黄色。词牌名。

不见:1.不曾相见。2.见不着;丢失。

幽人:1.幽隐之人;隐士。2.指幽居之士。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原诗

幽人自恨探春迟,不见檀心未吐时。

丹鼎夺胎那是宝,玉人頩颊更多姿。

抱丛暗蕊初含子,落盏秾香已透肌。

乞与徐熙画新样,竹间璀璨出斜枝。

诗词推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宵旰轸先虑,岭海屈真儒。金城素有奇略,不待至才图。春满洲鹦楼鹤,天付簪山带水,驷马驾轻车。六月正炎热,吾肯缓吾驱。越蓬婆,逾邛笮,彼穹庐。其能涉我烟瘴,载籍以来无。联络五溪百粤,托柱南方半壁,中外保无虞。了此经营事,归去位钧枢。

世俗传偷药,嫦娥以此名。唐人皆咏月,吾取玉川生。

古原何地不桑麻,六代陵园问曙鸦。是处石麟衔晚照,几闻笙鹤驭高霞。横塘绿水漫菰叶,平圃青藤罥豆花。野犊不知离黍恨,踏莎还上玉钩斜。

小一何人识,腾腾天地间。寻常如一鹤,亦不爱青山。铁钵年多赤,麻衣带毳斑。只闻寻五柳,时到月中还。

数有中年别,宽为满岁期。得无鱼口厄,聊复雁门踦。齿脱心犹壮,秋清意自悲。平时郡文学,邓禹得三为。

地宽楼已迥,人更迥于楼。细意经春物,伤酲属暮愁。望赊殊易断,恨久欲难收。大势真无利,多情岂自由。空园兼树废,败港拥花流。书去青枫驿,鸿归杜若洲。单栖应分定,辞疾索谁忧。更替林鸦恨,惊频去不休。

酲病初非病,寻真却损真。孤愁如送别,清渴欲生尘。嗅菊时思杜,薰香未惬荀。蔗浆知可析,莫致一瓯新。

玉宇洗秋晴。凉月亭亭。梦回孤枕琐窗明。何处飞来三弄笛,风露凄清。曾看玉纤横。苦爱新声。由来百虑为愁生。此夜曲中闻折柳,都是离情。

薄言出东郭,纵步陟北岭。油云冒崟崿,寒松杂修挺。林翳景若暝,溪回路犹引。崇基拟素志,澄渊鉴清影。遵险既易常,临深亦逾谨。朋游并登眺,妙趣心独领。寄想烟霞滨,超然欲归隐。

梦中行路惊崩颓,下坂九折车轮摧。忽然眼开百险失,方知行处息如雷。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雕笼摧羽就羁栖,心识昕朝候不迷。群鹤在轩皆有禄,夫君何事独先啼。

帝城尘土热如汤,喜有残宵雨送凉。旅枕梦云萦宋玉,空阶旧事诗惭君话决科.

有无语默谩徒劳,居士何曾动一毫。世祖功成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

舟子来催归去休,朔风吹浪打船头。挑包又作家林计,还是梅开酒熟不。

乾鹊噪送喜,训狐鸣主灾。龙随黄帝去,麟为素王来。

东出榛莽间,宫城何窈窕。悲凉金故都,秋日荒台沼。浮屠出苑边,上跨清虚表。琉璃半莓苔,五色犹皎皎。罘罳映落花,觚棱却飞鸟。昆仑倚户阴,海色当窗晓。佩声河汉落,屐齿天香绕。野夫方留滞,万染何时了。去汉春已深,游梁秋又抄。登高慨摇落,令我忧心悄。飘飘茂陵客,高兴

咫尺云山便出尘,我生长日自因循。凭君画取江南胜,留向东斋伴老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