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徐秘校达轩

洙泗之学心为宗,以心会理俱圆融。
皎如日月犹有蚀,岂可讲习无深功。
仲祥家自有师友,个中尝指入门否。
磨大约浸灌更覃,道不外求皆我有。
灵台四辟如八窗,面面高明悉通透。
此道周流无定名,此心微妙无定形。
知随物诱心失位,思而不达空营营。
为君再下一转语,敬以摄心思乃精。

作品评述

《题徐秘校达轩》是宋代王炎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学问修养和心性修炼的思考和体悟。

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学问修养的追求和心性修炼的重要性的思考。作者借洙泗之学(指理学派的学问)作为内心的宗旨,认为心性修养和理论知识应该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然而,即使如同明亮的日月依然有蚀,学问修养也不可被轻视,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讲习上,而应该深入钻研,取得深厚的功夫。

诗中提到了仲祥家自有师友,可能指的是作者自己的家族和朋友圈中有一些引导他的人。作者询问这些人是否已经帮助他入门,进一步说明了他对心性修养和学问修养的重视。

接下来的几句诗中,作者以灌溉农作物的方式来形容学问修养的过程。作者认为,只有经过不断的磨砺,像水浸润庄稼一样,才能使学问修养得到深化。他认为,道理并不局限于一种特定的学派或名目,而是普遍存在于各种学问中,只要我们虚心地去探求,就能够获得。

最后,诗词中提到了灵台四辟如八窗,面面高明悉通透。这里的灵台指的是人的心灵,四辟和八窗则是对心灵的不同层面的形容。作者认为,心灵是通透明亮的,可以洞察事物的真相和本质。他认为修炼心性的道路没有固定的名分,心性的微妙也没有固定的形态。只有当我们的认识能够追随事物的引导,思考能够达到深入的境地时,我们才能够真正领会到精髓所在。

最后一句诗中,作者再次强调了对心性修养的重视,提到"摄心思乃精",意味着只有当我们能够集中心思,修炼内心,才能够达到精深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洙泗之学为背景,通过对学问修养和心性修炼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知识追求和内心修炼的重要性的认识。他认为学问修养需要深入钻研,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心性修养则需要集中心思,虚心探求,才能够达到通透明亮的境地。这首诗词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抽象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修养和心性修炼的深刻体悟,具有一定的诗意和赏析价值。

作者介绍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月上初弦映左弧。葭吹六琯转璿枢。日边远近瞻新渥,天下中庸系两都。犀献角,蚌回珠。皇皇星节烛扶胥。满斟北海尊中酒,请寿安期涧底蒲。

桃华濯锦春水寒,洞门窈窕玉勾栏。三峰拥翠云吞屋,九井扬波雪溅坛。象帝先身元老语,谷神后事阿谁观。羽郎清瘦发半白,待乞安期五色丸。

露冕行春向若耶,野人怀惠欲移家。东风二月淮阴郡,唯见棠梨一树花。

太阳不敢近,宵行聊自娱。过水乱繁星,随风散平芜。车公晚差乐,几案不汝须。方谋买娉婷,斛贮明月珠。

我爱仙居好,安民去百奸。诚心虽照物,政体昧循环。喜有纲条立,惭无教令颁。三年忧且病,王事岂能间。

春来贪起早,春思还缭绕。一语破春愁,黄鹂韵清浇。

天公靳惜是虚名,怪我吟诗笔不停。莫把文章觑天巧,只将浑沌养余龄。

当年亦自一蓑閒,百丈孤牵夜泝滩。乘海安归如此险,临河不济美哉澜。五湖月暗收纶卧,七泽云移倚柁看。岂是沦胥惜援手,瞿塘回首上天难。

寻常相见意殷勤,别后相思梦更频。每遇登临好风景,羡他天性少情人。

明月尚孤吟,松风似海音。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雨燕飞仍集,池荷密复疏。无心应人事,随意数游鱼。碑字千年冷,董风五月初。玉麟堂上客,曷日赋归欤。

捧砚姬空翠,随琴鹤晓烟。夕阳更山外,流水自楼前。芳草垂杨地,和风丽日天。戏游看处处,明媚自年年。

会稽内史勤笔墨,远游中坐无一物。何事支公爱神骏,团揭鼻齿映顶足。拄杖圆笠如意负,蓬发著巾俱肃肃。相向忘言在何许,望断高山空翠麓。

缚戎人,缚戎人,耳穿面破驱入秦。天子矜怜不忍杀,诏徙东南吴与越。黄衣小使录姓名,领出长安乘递行。身被金创面多瘠,扶病徒行日一驿。朝餐饥渴费杯盘,夜卧腥臊污床席。忽逢江水忆交河,垂手齐声呜咽歌。其中一虏语诸虏,尔苦非多我苦多。同伴行人因借问,欲说喉中气愤愤。

澹澹夕风作,萧萧芦叶鸣。林间众鸟息,河上一舟行。海近云常湿,天虚月更清。神京看渐近,且缓望乡情。

髓恼供祠寺,膏脂倒井闾。岸聩犹略彴塔秃只夫须。窈窕钗先燕,夷犹带不鱼。醉归天欲雪,好个探梅图。

恩爱周姻族,宽和善里闾。年高无悔吝,身没有名誉。愿见今何及,从游旧亦疏。若修耆旧传,言行可追书。

逼仄东南路,连天紫翠峰。微云还掩日,小雨正催农。谷鸟投枝急,山花落涧浓。意岩今不还,谈笑喜相逢。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妍华。菊花自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文命殿角东北左,上有梅梁铁交锁。传闻旧时枝叶生,本质鳞身无不可。有时匹练离朱栱,归带湿萍光欲动。低头下吸菲岭泉,奋髯直入阳明洞。旁观但怪香火浓,顷刻即令风雨送。尔不见饥乌啄鼓来馈食,走入嵩高化为石。禨祥祸福傥或归,阴阳幻变谁能测。玉笥观挂白玉梁,含元追下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