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莲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作品评述

《秋莲》

瘦影亭亭不自容,
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
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
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
莫放扁舟酒易空。

《秋莲》是元代刘因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朵秋莲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的流转和自身境遇的思考。

诗中的“瘦影亭亭不自容”描述了秋莲纤弱的身姿,但却显得自信不羞愧。接着,“淡香杳杳欲谁通?”呼应着秋莲淡淡的芬芳,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感受到。这里的“淡香”具有隐喻的意味,暗指作者自身的才华和魅力,并且暗示了作者的孤寂。

下文的“不堪翠减红销际”在视觉上给读者一种凋零的感觉,揭示了秋莲在秋季的衰败气象。与之相伴的“江清月冷中”给人以孤寂冷清之感,与前文中的“杳杳欲谁通”形成了呼应。

接下来的两句“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表达了作者的意愿和自身的无知。虽然他愿意度过长夜与秋莲为伴,但却不知道时光飞速流转,秋天已经不再青春。

最后两句“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抒发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心态。虽然经历过的兴衰已让作者的眼睛变老,但他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同时,这句话也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不要将宝贵的时间浪费。

整首诗以秋莲作为主题,通过描摹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岁月流转以及自身处境的思考和感慨。诗意深邃,通过秋莲的形象折射出人生百味,赋予了岁月流转的情感。

作者介绍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刘因的文学创作

  刘因一生著作甚丰,主要有《四书精要》、《易系辞说》等。后清廷收入《四库全书》。广泛行世的《静修集》是诗文集,收入各体诗词800余首。诗名冠元初诗坛。《元史》有传。他的诗是元初文人中反映移民思想较多的,虽然隐晦曲折,但感情比较真挚沉痛。刘因是居留北方的汉族人,他的诗作《登武遂北城》、《塞翁行》、《武当野老歌》、《渡白沟》、《白沟》、《感事》等都流露出对宋朝的追忆和怀恋。而《白沟》一诗更为人所乐道。诗中追溯宋朝开国之初采取重南轻北方针,对于造成丧失北部中国的失误提出了批评。刘因本怀有政治抱负,他在《秋夕感怀》诗中说:“整顿乾坤了,千古功名立。”想做一番事业,但是“头上无绳系白日,胸中有石补青天”(《除夕》),现实社会并没有可能让他真正地施展才能。他对当时一些人不择手段、丧尽廉耻地追逐名利特别反感。他写道:“多少白面郎,屈节慕身肥。奴颜与婢膝,附势同奔驰。吮痈与舐痔,百媚无不为。丈夫宁饿死,岂无需□斯。鸿鹄凌云志,,燕雀安能知。二禽登寥廓,尺□笑藩篱。世态尽伥鬼,吾将谁与归。”(《拟古》)刘因为人清高傲岸,他写《和陶诗》,引陶渊明为知己。

  刘因还有一些描写民生疾苦的诗,如《豳风图》、《送人官浙西》、《杂诗五首》、《有客》、《里社图》、《仲诚家藏张蔡公石女剪制香奁绝巧,持以求予诗》等。他写道:“东家健妇把锄犁,西家处女负薪归。哀哀正念诛求苦,对此无言空泪垂。”他还描写一些因苦于征战而逃亡者的生活,如《对菊》一诗写道:"画本流民今复见,诗家逃屋为谁留。黄茅安得千间厦,白布空歌万里裘。"

  刘因在《易州太守郭君墓志铭》中,对元军所到的地方,庐舍为墟,表示不满,而对聚众保乡里,拥城为官者亦有微词。但是刘因在这方面又不敢作过多表示。他说:“客来恐说闲兴废,茶罢呼棋信手拈。”(《老大》)十分小心谨慎,企图逃开罗网而遗世独立。而他所写的《唯诺说》、《唯诺后说》,还主张做一个唯唯诺诺的人。他在无可奈何中出仕元朝,反映了他思想的矛盾。

  刘因是一个宋代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诗的崇拜者,有些诗富于哲理意味。他曾自选作品100余篇,名为《丁亥集》,寓意深远,人莫能解,有乌冲、安熙都为它作注。有《静修先生文集》22卷,《四库全书》本作30卷。

诗词推荐

春来天气苦萧森,如缕云升便作霖。寒溜何曾住一滴,绿阴忽已遍千林。蒪丝箭茁垂垂老,蓼浦菱塘滟滟深。闻道南山花尚在,约君携酒试同寻。

弄月吹箫过石湖,冷香摇荡碧芙蕖。贪寻旧日鸥边宿,露湿船头数轴书。

[姑洗为羽]天地闭寒,盛德在水。墨精之君,降福义祉。洋洋在上,若或见之。齐庄承祀,其敢对思。

境入东南处处清,不因辞客不传名。屈平岂要江山助,却是江山遇屈平。

无热龙宫北道场,人天瞻礼玉毫光。玺书重叠两朝赐,更助吾皇节雨旸。

箪瓢未改安贫性,凫绎犹传直道余。不见失官愁戚戚,但闻高卧起徐徐。居中旧厌军容讲,补外仍遭城旦书。此去将身置何许,秋风未免忆鲈鱼。

就温嫌令性同然,况是冬深凛冽天。莫讶尘生杨绾席,都缘坐少席文毡。感君四坐平分暖,为我长针细衲绵。从此门前有来客,不须称遽足留连。

山泽有臞儒,残年病满躯。拙疏难救药,贫困不枝梧。海客留苔浦,山僧饷笋枯。衰颜得村酒,犹解蹔时朱。

六街晴色动秋光,雨霁凭高只易伤。一曲晚烟浮渭水,半桥斜日照咸阳。休将世路悲尘事,莫指云山认故乡。回首汉宫楼阁暮,数声钟鼓自微茫。

慷慨才能立志坚,计谋端可定中原。晋元倘使图经略,事业韩彭可比肩。

参录公犹未,瞥见白云方始彻果。有超师之作,敢道端师翁语拙。一生居淮不入浙,独弄单提这一著。至偏差接三佛,控南堂,以一大藏,切入啰孃。夫是之误用东山正续,毫发一移,亘千万世,源深流长者也。

春入翠微深,春风吹客襟。相携木上座,来礼石观音。老树积古色,薄云生昼阴。林僧修茗供,默坐契禅心。

我欲只言清净,恐人入道徘徊。阐扬龙虎去还来。初地多便奇怪。我倦论持婴姹,恐人别意胡猜。谁知男子产婴孩。回首自然悟解。

哭兄悲友老来情,默默终朝究道精。双毂幸回贤者驾,一觞聊展故人诚。身随风力常无住,辩若河源每自倾。早晚东城见华屋,与君垂白话无生。

俗里毫丝起抑扬,请君时闭读书堂。渭渭肯混泾流浊,凫短徒忧鹤胫长。千载流传防造次,百年表立要馨香。了知此印君堪付,过眼龙凉忽报章。

层台云外,阅古今、多少兴衰成败。老木千章,若个是、南国甘棠遗爱。群籁号风,繁阴蔽日,有此清凉界。宾朋在坐,朗然心目明快。更向会景亭前,登高吊古,此景何人会。岁岁春来春又去,独有灵台春在。早稻炊香,晚禾摇穗,管取三登泰。酿成春酒,把杯行乐须再。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老燕携雏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耆艾何须比龟鹤,高深岂止如川岳。但祈公永辄萝图,常诵缉熙比帝学。

鸾骖不是厌尘凡,王母瑶池促驾还。家在两三千里外,人生一十六年间。好随神女游舒水,难伴文君归蜀山。试向仙源问消息,桃花零落水潺潺。

冬尽风霜只薄寒,人将雨雪卜新年。痴儿不问丰凶事,但快茆帘炙背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