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

自汝到荆府,书来数唤吾。
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
舟楫因人动,形骸用杖扶。
天旋夔子国,春近岳阳湖。
发日排南喜,伤神散北吁。
飞鸣还接翅,行序密衔芦。
俗薄江山好,时危草木苏。
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

作品评述

《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旅途中收到赠书的喜悦,并展示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诗中以自己的旅途为背景,杜甫从读到书所感受到的欢喜入手,写出了对乐观心态和热爱生活的追求。诗中表达了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环境的关怀,以及对时局的忧虑与期望。

整首诗篇风格淳朴自然、节奏韵律流畅,同时也体现了杜甫的情感与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诗人表达了对社会风云变幻的思考与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坚持与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自从你离开我来到荆府后,书信一直不断地唤醒我。对读书的颂扬使我更加用心地学习,禁忌烟火,要作喜悦的卜筮。舟楫行驶因为有了你的动力,我的疲惫身躯依靠着拐杖前行。我的目光延伸到了夔子国,春天即将来到岳阳湖。初春的阳光让我愉悦,惋惜的是我心神紊乱而不能够安心。飞鸣的鸟儿仿佛在唤我继续前行,我带着密密麻麻的思绪踏上芦苇之路。虽然世俗的风气浮躁,但江山依然美丽,历经艰难依旧能够有苏醒的迹象。冯唐虽然晚来荆州,但最终还是进入了皇都得以圆梦。

诗意和赏析:《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运用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杜甫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期望。诗人在旅途中收到了友人的赠书,这使他感到十分高兴,同时也引发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他对读书的重要性和对烦恼的逃避感到深有认同,并以此激发了自己的追求。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风景,将自己的感受与社会状况相结合,展示了对社会现象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追求。他关注社会的风气浮躁和时局的动荡,但他对江山的美丽和芦苇的苏醒保持了希望。诗人对于自己的经历和对社会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望,都融入了这首诗中,体现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热爱与追求。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杜甫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与追求。他在思考人生的同时,也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社会的困境,体现了他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状况的关切与期望。这首诗篇节奏韵律流畅,情感真挚,表达了杜甫对于乐观主义和积极人生态度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个人命运和社会风云的思考与忧虑。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共来江海上,清论一宵同。禅榻浑依旧,心期浩已空。惊春花落树,闻梵涧摇风。二谛欣咨启,还应梦寐通。

素琴孤剑尚闲游,谁共芳尊话唱酬。乡梦有时生枕上,客情终日在眉头。云拖雨脚连天去,树夹河声绕郡流。回首帝京归未得,不堪吟倚夕阳楼。

跬步园林种亦难,渭川还有几千竿。山云遗我冰绡轴,得与梅花相对看。

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洞天有别云,福地无凡土。嘉名此兼擅,灵气适专聚。峰峦互重掩,云雾自吞吐。飘然乘泠风,一瓣谒环宇。住山老黄冠,迎客琪树午。鱼鱼美少年,华裾集齐鼓。往者修练人,飞升接高武。尔来何寂寥,山川亦今古。甲第拟王侯,亿万富仓庾。所以气体移,学道不精苦。吾闻郭许俦,卓庵

沃心裨帝学,古道畅皇风。天下真无敌,君前置一通。将拚龙尾砚,去作鱼头公。笔底澜翻舌,谈间磊块胸。通明云殿上,清切玉堂中。发轫同安簿,深衣独乐翁。孝经题幼志,沼鉴见精忠。元佑龙蛇杂,开禧蟊贼讧。隆冬老儒立,奸党一碑丰。三晋春秋在,千年纲目同。长天炤孤愤,清夜

无处着诗名,梨山万古青。人间留此像,天上作何星。祝史祠神醉,骚人谒梦醒。当时青紫楦,曾有许精灵。

十里荷开菡萏初,我公初至有西湖。却将公事湖中了,见说官闲事也无。

尽输精白承休德,政用诗书造太平。略为周家推在位,太颠闳夭散宜生。

一帆何处去,正在望中微。浦迥摇空色,汀回见落晖。每争高鸟度,能送远人归。偏似南浮客,悠扬无所依。

客亭多少路,花信几番风。折柳赠新翠,种桃思旧红。渊明节已异,潘岳趣还同。政治有余力,归来辞赋工。

二年烟雨汉皋亭,玉节西来照雪明。慷慨报君浑是胆,驰驱将母莫非诚。稻禾水足青畴润,烽火宵閒紫逻清。鸾凤莫将鹰隼看,及时须为国家鸣。

正元望后宴平津,罗绮初筵入早春。盘马斗车才罢夜,残灯剩月尚宜人。梅花落到歌前缓,柳叶开经胜里新。不信金吾仍放禁,归时看取六街尘。

书回闻道读春秋,笔削馀功指顾收。鲁国故知人有礼,周家那得圣无忧。非君着意扶公谷,似我何辞赞夏游。会引青藜校天禄,毋忘华发此沧洲。

玉露漳川月,相看几上弦。气横秋浦白,轮带女城偏。半魄蟾犹隐,分枝桂未圆。云衢谁可到,柅辙驻流年。

既离湖口县,未至落星湾。舟中三两程,程程见庐山。庐山遮半天,五老云为冠。朝看金叠叠,暮看紫巉巉。瀑布在山半,仿佛认一斑。庐山忽不见,云雨满人间。

两岸尘埃终不到,四檐风月冷无声。路从碧树阴中断,人向红莲影里行。

不作朝家青紫绨,笑看金鼎识刀圭。石军六帖家藏在,乞与安西手自题。

荆棘谁令满路栽,雷州司户却生回。独怜阳陆真天命,不见承平公道开。

分行接绮树,倒影入清漪。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