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荅殿卿》
拼音和注音
míng yuè zì xián gē wǔ dì , qiū fēng qiáo cuì pěng xīn r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明月:1.明朗的月亮。2.指明珠。
秋风:1.秋季的风。2.指以各种借口向别人索取财物等。3.蟋蟀的别名。
歌舞:(名)唱歌和舞蹈的合称:~厅|~表演。
憔悴:形容人脸色差,瘦削。
捧心:相传春秋时美女西施有心痛病,经常捧心而颦皱着眉头。邻居有丑女认为西施这个姿态很美,也学着捧心皱眉,反而显得更丑,大家见了都避开她。见《庄子.天运》。后因以'捧心'喻拙劣的模仿。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扁舟归去五湖春,愁见红颜掌上新。
明月自闲歌舞地,秋风憔悴捧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