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杨士奇的《退思轩为淮阳刘千户赋》
拼音和注音
jié fà zài jūn zhōng , xìng jì xī míng sh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明时:阐明天时的变化。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
结发:古代男子自成童开始束发,因以指初成年;二指成婚。古礼。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故称;三指妻子。后亦指原配。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原诗
结发在军中,幸际熙明时。
声教洽四海,不闻羽檄驰。
家承厚禄贵,身有好爵縻。
虽怀铅刀用,一割不及施。
自顾草木微,芳泽振华滋。
感激天地恩,胡能分寸禆。
惟应笃忠贞,庶不忝恩私。
庶事如猬毛,何以适攸宜。
发已一失经,臣职隳自兹。
岂但羞荣宠,安危诚系之。
歉歉内自怀,兢兢恒自持。
高轩敞弘丽,退食时在斯。
先哲有明训,揭以为箴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