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其十一)朝孝陵》
拼音和注音
bì chéng bì nì zhuó shān gēn , shān shì dōng lái sǒng dú z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山势:山势,汉语词语,读音shān shì,意思是山的形势或气势。
睥睨:斜着眼看,侧目而视,有厌恶或高傲之意
山根:山根shāngēn∶鼻梁的别名。古人认为可作心望诊的参考,因其位于阙庭之下,又称为下极∶山脚。
独尊:独受尊重;独居首位。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碧城睥睨斲山根,山势东来耸独尊。
天上龙文成五彩,地中乾象应三垣。
平成万世功思禹,冠带于今制改元。
圣烈神谟三百册,小臣瞻拜复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