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黄平仲过雪岩以诗代简

秀岩万仞拔天起,划堮剜垠争怪诡。
六花一夜积三尺,化作冰壶无表里。
幼舆丘壑自不凡,何况有雪被此岩。
天教管领清凉界,雪岩自号冰书衔。
岩前列植梅松竹,三友相从吾事足。
灵台片雪晛不消,吐作新诗动惊俗。
有客有客山水仙,挥毫欲写雪洞天。
敲门试惊袁安眠,莫作剡溪王子船。

作品评述

《荐黄平仲过雪岩以诗代简》是宋代姚勉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耸入云、奇特怪异的秀岩,岩前种植着梅花、松树和竹子,形成了一幅山水画卷。诗人以雪岩为背景,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这首诗以雪岩为中心,描述了其壮丽挺拔的景象。诗中提到秀岩高耸入云,形成了万仞的景象,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岩石的形状奇特而怪异,仿佛是被刻割出来的,峭壁嶙峋,令人惊叹。雪岩上的积雪形成了六朵花,一夜之间积雪高达三尺,如同一座冰壶,内外一片洁白。诗人将这景象比喻为冰壶,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雪岩的美丽。

诗中还提到了种植在岩前的梅花、松树和竹子。梅、松、竹被誉为"三友",象征着坚强、高洁和正直的品质。诗人以自己和这些植物为伴,感到非常满足和愉悦。

诗人在雪岩上创作了新诗,这首诗引起了人们的惊叹,甚至超越了寻常的艺术水准。雪岩前有客人,他们是山水之仙,他们也被这首诗吸引,纷纷前来拜访。诗人意图以诗歌表达出雪岩的神奇之处,仿佛雪洞天一般美丽。诗人试图敲门惊醒袁安,袁安可能是一个在雪岩中修行的人物。诗人告诫袁安不要像剡溪的王子一样坐船过来,而是应该选择步行,以充分欣赏雪岩的美景。

这首诗以对雪岩的赞美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为主题,通过描绘雪岩的壮丽景象和表达诗人的情感,展示了自然景观与诗歌艺术的结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象描写和比喻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雪岩的雄伟壮丽,以及诗人对雪岩和诗歌的热爱之情。整首诗篇章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作者介绍

姚勉(一二一六~一二六二),字述之,号雪坡,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授平江节度判官。丁母忧服阕,除秘书省正字,因言事免归。召爲校书郎兼太子舍人,以忤贾似道,被劾爲吴潜党,罢。景定三年卒,年四十七(《豫章丛书》本《雪坡舍人集》末附胡仲云《祭雪坡姚公文》,本集文及翁序作年四十六)。遗着由姪龙起编爲《雪坡集》五十卷(本集卷首文及翁序)。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八。 姚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宋钞本《雪坡姚舍人文集》(简称影宋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并参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等。底本诗集外之诗及《豫章丛书》多出底本之七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四序推佳候,胜春正夏初。名香通静境,安步薄高车。赚蝶花藏幕,惊蝇枕堕书。茶烟兼墨气,映带院凉余。

春融日暖,四野瑞烟浮。柳菀更桑柔。土膏脉起条风扇,宿雪润田畴。金根毂转如雷动,羽卫拥貌貅。扶携老稚康衢满,延跂望凝旒。斗移星转,一气又环周。六府要时修。务农重谷人胥劝,耕籍礼殊尤。坛壝岳峙文明地,黛耜驾青牛。雍容南亩三推了,玉趾更迟留。

学人不了用修行,只应步步踏阴坑。大光普照盲无识,非时不共野狐争。

老携诗卷入京华,觅店先须近酒家。白发但能妨进取,未妨痛饮插梅花。

齿落发斑儿亦老,志衰力惰我宁悲?埋盆便可为池看,折竹何妨作马骑。点诵内篇庄叟语,长歌半格白公诗。此身未死须安顿,除却山村百不宜。

空庭下梧叶,欲静闻疏雨。幽怀耿无寐,邻客终夜语。

捧檄及偏亲,斑衣聊效颦。旨甘贫有味,温清静无尘。北户足萱草,南风宜棘薪。版舆多喜色,庶不愧安仁。

渐起人声昏晓际,难追梦境有无间。饶渠日出还生事,领取当前倚枕闲。

君胡为兮遠遊,蹇行迷兮路阻脩。朝予济兮滄海,靈胥怒兮蛟躒舟。暮予略兮太行。车墮輻兮驂決。攀援怪蔓兮一息,雷书闞兮山裂。四無人兮叕風雨,靈幽幽兮为予愁絶。君胡为兮遠道,委玉躬兮荒草。與魑魅兮争光,與虎兕兮羣嘷。君之居兮社木蒼然,衡门之下兮可以休老。歸來兮婆娑

二年尘冒处中台,喜得南归退不才。即路敢期皇子送,出关犹有御书来。未知天地恩何报,翻对江山思莫开。斜日苇汀凝立处,远波微飏翠如苔。

客愁看柳色,日日逐春深。荡漾春风起,谁知历乱心。客愁看柳色,日日逐春长。凭送湘流水,绵绵入帝乡。

地迥隔尘寰,石门云闭关。幽人澹无事,白鹤相往还。

一生强半卧穷阎,粝饭藜羹似蜜甜。耄齿觉衰嗟已晚,孟秋属疾信如占。危途本自难安步,恶石何妨更痛砭。坚忍莫为秋雨叹,牵萝犹足补茅苫。

过千岩万壑古蓬莱,招隐竟忘还。想乾坤清气,霏霏冉冉,却在阑干。洞户来时不锁,归水映花关。只可自怡悦,持寄应难。狂客如今何处,甚酒船去后,烟水空寒。正黄尘没马,林下一身闲。几消凝、此图谁画,细看来、元不是终南,无心好、休教出岫,只在深山。

久雨妨园涉,奇芬待客吹。今朝搴翠幄,晴日丽繁枝。一一花相簇,翩翩蝶未知。薰篝蒙紫锦,香过每轻披。

郊原春欲暮,桃杏落纷纷。何处随芳草,留家寄白云。听莺情念友,看竹恨无君。长啸高台上,南风冀尔闻。

泉石天象转,花月地痕虚。

昨宵榾榾车声喧,人情嗷嗷不得眠。今朝一雨忽大足,人声车声俱寂然。吁嗟血汗滴焦土,寸寸灌田亦良苦。天工作用瞬息间,百顷平畴如翠羽。须知造物心至公,远近高下皆一同。岂唯吾里俱有岁,一凉到骨恩无穷国。昊天昔道高难测,试听神龙驱霹雳。尔农一饱不自知,为尔哦诗歌帝力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

客子常明发,霜天正寂寥。移舟星在水,解缆月随潮。往事流波驶,归心帆影摇。更堪闻过雁,芦荻共萧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