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秋气平分雨乍晴,残云敛尽楚天清。
野人不趁□花课,赢得今宵看月明

作品评述

《中秋》是宋代诗人杨公远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之夜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刻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
秋气平分雨乍晴,
残云敛尽楚天清。
野人不趁□花课,
赢得今宵看月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中秋之夜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秋天的气息。第一句诗描述了秋天的气候变化,雨后的天空突然放晴,秋气袭人。这种变幻莫测的气候让人感叹自然的神奇和多变。

第二句诗写道,阴云散去,楚天重现晴朗。"楚天"指的是古代楚国的境界,这里用来形容天空的湛蓝,意味着天空的清澈明净。在这样的晴朗天空下,月亮必将显得格外明亮。

第三句诗中出现了"野人"这个词,它指的是田间劳作的农民,代表了朴素的生活和真实的情感。诗人说野人此时并没有趁机欣赏花朵的美丽,而是选择留在外面,期待着这个美好的夜晚能够看到明亮的月亮。这种情景给人一种宁静和深沉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刻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中的"野人"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不要被琐事所困扰,而是专注于感受生活的美好和自然的魅力。

作者介绍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诗词推荐

高歌曾扣隔江船,楚泛吴游兴渺然。山寺夜钟眠里月,洞庭春水坐中天。翠笼鹦鹉空愁思,碧海鲸鱼几岁年。一语故人三叹息,始知清庙有朱弦。

西风吹昨梦,直飞上、广寒宫。见绛节霓旌。常娥延伫,玉立双童。殷勤桂枝分付,却为言、当日有仙翁。谪堕人间几载,只今恰挂桑蓬。佳音未返碧楼空。青鸟耗难参通。闻洞府已成,南州占断,皓月光风。前期十日佳席,倩一言、为写此清衷。三岛十洲佳致,奈何携近尘笼。

宝慈殿里百花香,慈德宫前春昼长。红繖龙舆尊圣瑞,三宫同捧万年觞。

南游衡岳上,东往天台里。足蹑华顶峰,目观沧海水。

几历藩垣一节勤,归来两地会风云。调知白雪阳春别,香到黄花晚节闻。夷锹犹知问中立,朝廷惜竟老希文。台躔夜折空追叹,留得甘棠满楚郧。

薰风洲渚济花繁,看上征鞍立寺门。投老难堪与君别,倚江从此望远辕。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万壑千岩映翠霞,越王城下竞传夸。青天白日秘书舫,乳燕鸣鸠内相家。高浪趣潮沧海直,大鹏横击五云斜。自吹玉笛相为寿,昨夜菖蒲吐紫花。

风旗且好冈头看,汗马休论塞外期。前日将军刘越石,功名不及一篇诗。

区宇半荆棘,干戈犹未休。屡空无计奈,多病不禁愁。农具应须办,朝簪便合投。全家耕谷口,一饱更何忧。

寒梢独挺昂霄意,苍盖犹矜傲雪颜。盘膝倦吟无一事,老僧心与白云閒。

有树巢宿鸟,无酒共客醉。月上蝉韵残,梧桐阴绕地。独出村舍门,吟剧微风起。萧萧芦荻丛,叫啸如山鬼。应缘我憔悴,为我哭秋思。

奉劝书生。早悟浮生。舍荣华、物外游行。无思无虑,无爱无憎。便纵闲心,寻霞友,访云朋。常处常真,常净常清。做修持、自是灵明。铅为汞药,汞乃铅精。炼大丹成,乘鸾去,赴蓬瀛。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王瓜未亦方牵蔓,李子才青已近樽。我最年高杂年少,风流还有杜陵孙。

长日林皋独醉吟。

小市西兴渡,年来一再行。花开方淑景,木落又寒声。云破日还晦,潮回江未平。壮年曾试险,迟莫敢轻生。

诗道不胜玄,难于问性天。莫求邻媪诵,姑付后儒笺。至质翻如俚,尤癯始似仙。吾非肝肺异,先得子同然。

至人本无我,与世初无方。强从金銮游,聊用示行藏。忠清秉全德,日月可争光。振衣千载上,临世濯沧浪。

戴星欲赴野人家,曙色纷纷路愈赊。仓卒只从山半住,颓垣上有白云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