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秦汉间事

秦徵天下材,入作阿房宫。
宫成非一木,山谷为穷空。
子羽一炬火,骊山三月红。
能令扫地尽,岂但焚人功。

作品评述

诗词:《读秦汉间事》

秦徵天下材,入作阿房宫。
宫成非一木,山谷为穷空。
子羽一炬火,骊山三月红。
能令扫地尽,岂但焚人功。

中文译文:
秦朝征集天下的人才,用以建造阿房宫。
宫殿的建成并非只使用一种木材,山谷因此而变得空旷。
子羽点燃了一炬火,骊山在三月绽放红花。
这火焰能够烧尽地上的落叶,又岂止是焚烧人的功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王安石的作品,通过对秦汉时期历史事件的触发,表达了对权力腐败和权谋之害的思考。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秦朝统治者通过征集天下人才,建造了阿房宫的壮丽景象。然而,作者在第三句中指出宫殿的建成并非只使用一种木材,而是将许多山谷的树木移植到宫中,导致山谷变得空旷。这里可以理解为对权力欲望的扩张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的批评。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子羽点燃了一炬火,而骊山在三月间绽放红花,形成了鲜艳的景色。火焰能够将地上的落叶烧尽,这里可能暗喻着通过权谋和权力的手段,能够清除掉一些不必要或有害的事物。

最后一句表达了一种讽刺的意味。焚烧人的功劳可能指的是权谋者通过权力施加的破坏和摧毁。这里作者用反问的方式来质疑权力的真正价值和可取性。

整首诗通过对秦汉间事的描述,暗示了对权力腐败和权谋之害的反思,并以一种讽刺的口吻呈现出来。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权力的对比,传达了对自然纯洁与权力腐败之间的对立。这首诗词既具有历史的背景意义,又折射出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权力的审视。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空对烂银盘。

安隐轻节序,艰难惜欢娱。先生守苜蓿,朝士夸茱萸。前年邓州城,风雨倾客居。何尝疏麯生,麯生自我疏。岂无登高地,送目与云俱。门生及儿子,劝我升篮舆。出门复入门,戈旆填街衢。去年郢州岸,孤檝对坏郛。莫招大夫魂,谁揽使君须。独题怀古句,枯砚生明珠。亦复跻荒戍,日暮

威凤翔千仞,览辉以来仪。天骥渥洼种,籋云不受羁。江侯南国珍,劒佩光陆离。三道对清问,万言敷箴规。云霄跬步蹑,分教小差池。中都冠盖躔,屈处金穀司。奏课应迁格,腾达当在兹。元枢国士赏,天子前席咨。一言寤凝旒,致主跻轩羲。抱负经济才,凛然谏诤姿。朝阳庆凤鸣,冀北

扁舟空载断纹琴,横膝谁知太古音。趁取暮潮归旧隐,豆花篱落正秋深。

经始西风八月秋,桃花春涨已无忧。横飞洛道虚空度,直放银河自在流。倚岸斜看疑是洞,循坡稳上认为楼。遍物吴蜀今才识,却笑浮桥谩造舟。

绚丽繁霞彩,荧煌瑞锦堆。夜深疑睡去,日暖怕慵来。

江南岁尽多风雪,也有红梅漏泄春。颜色凌寒终惨澹,不应摇落始愁人。

古人不复见,俗学尚穿凿。时花亦可观,潢潦终易涸。暮年识吾子,志与流辈各。入道穷根源,高情转寥廓。诗章富波澜,议论生锋锷。胡为困穷途,计拙客古雒。出门春草芳,西风渐摇落。我时喜过从,妙语资发药。人情变炎凉,白首忽难托。怅望鹤鸣云,羁怀每作恶。告别何依依,交游

一径雨苔深,新居雅称心。天花飘昼讲,池草伴春吟。施食山禽下,题门野客寻。此中堪宴坐,何必在双林。

高卧白云乡,崖泉对阁凉。守贫无属道,多病数求方。耕犊惊雷毙,寒芜入圃荒。如何帝未梦,吟苦顶铺霜。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簇簇,江蓠湿叶碧凄凄。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峨峨绣扆,旋佩以登。如彼杲日,凌天而升。玉色下照,库库绳绳。猗欤大孝,四海其承。

华堂银烛堆红泪。解说离人多少意。恨从别后恨无穷,愁到浓时惟一味。江南渭北三千里。憔悴相思何日已。马蹄清晓草黏天,庭院黄昏花满地。

耆艾何须比龟鹤,高深岂止如川岳。但祈公永辄萝图,常诵缉熙比帝学。

闲倚前荣小扇车。晚妆无力亸云鸦。凝情香落一庭花。笑挽清风归玉枕,懒随缺月傍窗纱。羞红两脸上娇霞。

愁肠欲断,正是青春半。连理分枝鸾失伴,又是一场离散掩镜无语眉低,思随芳草凄凄。凭仗东风吹梦,与郎终日东西。等闲无语,春恨如何去?终是疏狂留不住,花暗柳浓何处尽日目断魂飞,晚窗斜界残晖。长恨朱门薄暮,绣鞍骢马空归。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黄沙北风起,半夜又翻营。战马雪中宿,探人冰上行。深山旗未展,阴碛鼓无声。几道征西将,同收碎叶城。

阿母瑶池宴穆王,九天仙乐送琼浆。漫矜八骏行如电,归到人间国已亡。

文宗爱夏日,殿阁生微凉。高帝思猛士,大风云飞扬。五子歌洛汭,陶唐有冀方。诚悬未识此,古意堕淼茫。我欲起九原,釂以百罚觞。作诗岂徒然,日月要争光。吾子堪校讐,行翻芸叶香。其师缙云老,墓木已三霜。有怀不及展,往听銮声央。子能偿彼恨,下泉端不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