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山中老友

功名直作千年计,志气不随双鬓衰。
书卷盈怀长晏食,只烦造物为营炊。

作品评述

《寄山中老友》是陈宓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功名直作千年计,
志气不随双鬓衰。
书卷盈怀长晏食,
只烦造物为营炊。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理解和对人生追求的观点。作者认为功名对于一个人来说可以持久,可以流传千年。尽管年华已经老去,但志气依然不会随着双鬓的衰老而消退。作者把自己视为一个温文尔雅的人,饱读诗书,充实内心,安享晚年。他认为自己只需要烦恼于生活所需,无论是造物主提供的食物还是日常的炊事,都能满足他的需求。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陈宓对功名和追求的深思。他认为个人的志向和追求并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减弱,而是可以持久流传。这种观点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的独立思考和对传统功名观念的颠覆。他将自己描述为一个学贯中西、内外兼修的人,饱读诗书,内心丰盈。他的晚年生活也显得淡泊而从容,只关注于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这一态度展示了作者对于内在修养和平静生活的追求,强调了对于内心世界的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的思想和观点,表达了他对功名追求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内心修养和平静生活的追求。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淡泊和从容,以及对内在世界的重视。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生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或云: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

此诗此字有谁知,画省郎官自倔奇。罪大从来身万里,政成今有麦三岐。

荔子凝丹摘晓鲜,江南来路与云连。托根曾是三山下,结实应归万木先。乡国远携甘旨重,宴堂分翫色香全。清才仍更传新唱,一一骊珠照眼圆。

唐人旧吟处,古愉书多阴。欲去有余恋,片云飞碧岑。

风流从事季长家,绕遍官居种尽花。应为清才无比敌,拟将文彩竞春华。

河滨古驿辟重门,雉兔纷纷黍酒浑。吾辈岂应徒醉饱,会倾东海洗中原。

览镜颜如改,登楼足尚疲。惜于多病里,过了少年时。对月能忘酒,看花间有诗。独余豪气在,频把剑尘吹。

我对君侯,长怪见、两眉阴德。更长梦、玉皇金阙,姓名仙籍。旧岁炊烟浑欲断,被公扶起千人活。算胸中、除却五车书,都无物。溪左右,山南北。花远近,云朝夕。看风流杖屦,苍髯如戟。种柳已成陶令宅,散花更满维摩室。劝人间、且住五千年,如金石。

春至金河雪似花,萧条玉塞但胡沙。晓来重上关城望,惟见惊尘不见家。

黑云横绝天汉津,父老佥言候当雨。未论秋稼绵千里,且喜滂沱洗残暑。我起呼儿扶再拜,汗垢得凉真一快。桔槔抱瓮两置之,日日斋盂饱菘芥。

灵谷有荚气,盘结在巴山。云蒸雨朵欲遣,奇怪出人间。不作丰城宝剑,不作渥洼灵种,不作化龙竿。生此济时杰,理乱总相关。入为相,出为将,两余闲。忠肝义胆,曾将鲠论破天颜。好把升平勋业,趁取河清桃熟,千岁奉金銮。草却登封检,双鬓未曾斑。

穷通归造化,踪迹易参商。自画新居样,谁传旧槀香。寒沙埋虎坂,晚烧起龙冈。相望风尘阔,愁怀不可量。

高岸耸如陵,秋光著处清。遥山照眼碧,黄叶逐人行。莫怪新烟火,曾经古战争。深林茅屋小,气象亦豪英。

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B321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散诞爱山客,凄凉怀古心。寒风天阙晚,尽日倚轩吟。

桃江稳楫兰舟渡,记得刘郎有仙路。未能趋海访神仙,且欲沿溪看红树。钓竿已逢慰羁束,平生装饰品得沧洲趣。最欣傲吏轻傥来,拟学渊明赋归去。与君一问桃花宿,岂得行如武陵暮。伯阳八十有一篇,立教清净贵自然。神仙之说何所始,虚怪汗漫无中边。渔郎迷路去家久,虽践胜境终回

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雌雄空中鸣,声尽

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昨夜云随风雨去,回头方羡老僧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