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甲午岁诏书尽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诸君子

雷雨江山起卧龙,武陵樵客蹑仙踪。
十年楚水枫林下,今夜初闻长乐钟。

作品评述

《元和甲午岁诏书尽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诸君子》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诗词。诗词的中文译文是:“雷雨江山起卧龙,武陵樵客蹑仙踪。十年楚水枫林下,今夜初闻长乐钟。”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刘禹锡经历过的一系列迁徙和变迁,表达了他对家乡武陵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以雷雨来象征江山的起伏变化,将江山视为一条河流,以“起卧龙”来比喻江山中的英雄人物。作者自比武陵樵客,蹑着仙踪,寻找着奇迹和美好。他回顾了自己过去十年在楚水的枫林下度过的时光,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美丽和宁静。

最后两句“今夜初闻长乐钟”,是指作者在外地旅行,初次听到长乐钟的声音,这象征着他即将踏上一段全新的旅程。长乐钟是唐代皇宫中的钟鼓之一,所以这个钟的声音也象征着权力和荣耀。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和个人经历为主题,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出对家园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诗意深远而浪漫。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诗词推荐

画戟游闲刀入鞘。安石榴花,影落红栏小。似劝先生须饮釂。枕中鸿宝微传妙。衮衮锋车还急诏。满眼潇湘,总是恩波渺。归去槐庭思楚峤。觚棱月晓期分照。

暮年常苦睡为祟,好事新分安乐茶。更得小瓢吾事足,山家风味似僧家。

天将瑞雪洒乾坤,世界浑疑色布银。人说丰年犹细事,边庭先喜荡烟尘。

溺天子殿衙,呕丞相车茵。古有礼揖客,今无劾弄臣。

箕颍千年后,唯君得古风。位留丹陛上,身入白云中。躁静心相背,高低迹不同。笼鸡与梁燕,不信有冥鸿。

一张五色石湖云,天上吹来堕小轩。化作虹桥倚锺阜,渡将老子到吴门。黄锺路鼓鸣清庙,玉亲金支舞秦尊。乃是寄侬诗数纸,却拈环怪向谁论。

夜雨流如涧,春风响似雷。千愁芳草远,一笑百花开。白发痴贪酒,昏眸懒上台。怀人不可见,应棹剡船回。

只教人喜莫教嗔,此是天公最至仁。吹落吹开俱有意,閒花野草漫争春。

偶著强名字,非才但铸金。不妨称外监,况复住山阴。胜日聊披卷,清风故解衿。余生偷禄隐,何等是升沈。

月色半古寺,虫声杂疏钟。江城缭山色,星斗摇空蒙。徐行不自觉,徙倚树影中。忽然变烟雨,江上东南风。

竹户深扃满迳苔,芙蓉落尽晓地开。数番雨势随风去,一片秋光入座来。已老林蝉余韵断,将归檐燕强飞回。沙鸥时下知人意,近岸相亲眼不猜。

首夏别京辅,杪秋滞三河。沉沉蓬莱阁,日夕乡思多。霜剪凉阶蕙,风捎幽渚荷。岁芳坐沦歇,感此式微歌。

名园无物不芳妍,上个篮舆缓绕旋。曲径曲亭留客地,微云淡日养花天。四时公举春为最,万事铨量酒是先。管领风光须一醉,要看诗笔落云烟。

台衮兼戎律,勤忧秉化元。凤池东掖宠,龙节北方尊。长路山河转,前驱鼓角喧。人安布时令,地远答君恩。暮日平沙迥,秋风大旆翻。渔阳在天末,恋别信陵门。

寒厅冷日不能暄,杯酒时须手自温。赖有好诗频送我,能教病眼洗眵昏。

南去谒诸侯,名山亦得游。便应寻瀑布,乘兴上岣嵝。高鸟随云起,寒星向地流。相思应北望,天晚石桥头。

一自檀溪把酒余,年来夷路崎岖。栖头落日人空老,局面西风事顿殊。故国山容增黯淡,旧时柳色半荒芜。草堂想见忧时切,曾赋官军近捷无。

碧峤经年常寂寂,更无闲事可相於。超伦每效高僧行,得力难忘古佛书。落叶乱渠凭水荡,浮云翳月情风除。方知嬾与真空合,一衲闲披憩旧庐。

问讯花庵主。这一宗、拍板门槌,是谁亲付。逢翰墨场聊作戏,那个是真实语。算惟有、青山堪住。玉立林幽真脱洒,又何妨、白石和泉煮。底用判,云游据。朝三暮四从渠赋。且随缘、家养园收,自然成趣。此外盘蜗馀一室,人我两俱无负。要参到、道心微处。尽作逃禅逃得密,也难遮、

落日催行舫,逶迤洲渚间。虽云有物役,乘此更休闲。暝色生前浦,清晖发近山。中流澹容与,唯爱鸟飞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