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王同祖的《夏日金陵制幕即事》
拼音和注音
wǔ gēng sān diǎn zào yuán mén , liǎo què wén shū rì yù h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五更:(名)①旧时把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②指第五更的时候:~天|起~,睡半夜。
三点:旧时以更计时,一夜五更,每更分三点。指古印度婆罗谜字体表示i-kara的字母。原写作不纵不横的三个点,后在吐火罗语中作三个'c'字形,故称'三点'。佛教借此三点不纵不横的三角关系,以喻教义。一般指《涅盘经》所说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天台宗亦因以指空﹑假﹑中。
辕门:1.古时军营的门或官署的外门。2.地方高级官署的外门。
文书:(名)①指公文、书信、契约等。②机关或部队中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人员。
王同祖
王同祖,字与之,号花洲,金华(今属浙江)人,余嵘孙婿。幼年侍父宦游,弱冠入金陵幕府,时嘉熙二年。历朝散郎、大理寺主簿(刘克庄《龙学余尚书神道碑》),淳祐九年,通判建康府。十年,添差沿江制置司机宜文字。
原诗
五更三点造辕门,了却文书日欲昏。出入戴星吾岂禅,要须一饭不忘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