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刘禹锡的《踏潮歌》
拼音和注音
sì biān wú zǔ yīn xiǎng diào , bēi fù yuán qì xiān chóng xiā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元气:(名)指人或国家、组织的生命力:~大伤|恢复~。
音响:1.声音(多指声音所产生的效果):剧场~条件很好。2.录音机、电唱机、收音机及扩音器等的统称:组合~。
四边:周围、四处
重霄:(书)(名)指极高的天空(古代传说天有九重):直上九~。
无阻: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
背负:(动)①用脊背驮。②肩负,担负(多用于抽象):~着建设祖国的重担。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原诗
屯门积日无回飙,沧波不归成踏潮。轰如鞭石矻且摇,亘空欲驾鼋鼍桥。惊湍蹙缩悍而骄,大陵高岸失岧峣。
四边无阻音响调,背负元气掀重霄。介鲸得性方逍遥,
仰鼻嘘吸扬朱翘。海人狂顾迭相招,罽衣髽首声哓哓。
征南将军登丽谯,赤旗指麾不敢嚣。翌日风回沴气消,
归涛纳纳景昭昭。乌泥白沙复满海,海色不动如青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