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道之结人心如此。

出自宋代代李觏的《袁州州学记》

出自宋代李觏的《袁州州学记》

拼音和注音

jiào dào zhī jié rén xīn rú cǐ 。

翻译及意思

在即将开学之时,旴江人李觏对众人勉励说:“那虞、夏、商、周四代办学之事,我们只需考察一下经书就可以知道。那秦始皇凭藉崤山以西之地,与六国大战,想万世称帝,被刘邦率军振臂一呼,却连关门也守不住。武官战将,争相投降惟恐落后,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秦国废弃了诗书教化之道,使众人见利忘义的缘故。汉武帝即位于民富国强之际,光武帝出身于行伍之间,都能极力推行儒学,所以民风淳厚极了,一直影响到汉灵帝、汉献帝的时代。当时,那些在野之人而敢直言的,即使有杀身之祸也不反悔自己的忠直;那些功劳大得连皇帝也感到威摄的大臣,一听到天子的命令就放下了武器。各路诸侯虎视眈眈,却都不敢称帝,这种局面尚且维持了数十年。儒家的教化之道竟能这样地维系人心。如今躬逢圣明天子,你们袁州人又遇到了贤明的官长,使你们能通过学馆的教化,追随古代圣贤的遗迹。当天下太平的时候,则可以继承礼乐来陶冶我们百姓的性情;一旦有了变故,还可以坚持节操,做臣子的为国尽忠,当人子的为父尽孝。学了儒道,可以使人有所效法,有了精神支柱。这就是国家倡导教学之意。如果到这里来只学得一套舞文弄墨的本领以求得名利,那岂仅是你们的羞耻,而且也是治国之人的忧虑。”

词语释义

人心:(名)①指人的心地(特指善良的心地):~不古。②指众人的感情、愿望等:~所向|~涣散|~隔肚皮|大快~。

如此:(代)这样:理应~|果真~|变化~之快。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原诗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泽知袁州。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通判颍川陈君侁,闻而是之,议以克合。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殿堂门庑,黝垩丹漆,举以法。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舍菜且有日,盱江李觏谂于众曰:“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见利而不闻义焉耳。孝武乘丰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学术。俗化之厚,延于灵、献。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教道之结人心如此。今代遭圣神,尔袁得贤君,俾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天下治,则谭礼乐以陶吾民: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是睢朝家教学之意。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

此年实至和甲午,夏某月甲子记。

诗词推荐

我生山窟里,终朝面孱颜。独此岩未到,抱恨知几年。兹游信奇绝,一览小众山。更得师为主,二妙为易言。

幽兰谁复奏,闲匣以端忧。知止惭先觉,归欤想故侯。山蝉铃阁晚,江雨麦田秋。唯有空门学,相期老一丘。

千载风流贺季真,画图髣佛见精神。迩来祭酒皆巫祝,眼底难逢此辈人。

岑寂风烟异,荒寒梦寐危。择交贫可久,为吏拙难医。大阃粮艘上,孤营竹笛悲。快沽桑落酒,浇此满怀诗。

儿女如花,妻颜似玉,算来眼下时光。积财千万,难买不无常。蓦地阴公来请,无辞诉、更不推忙。空归去,资财换主,儿女各分张。聪明贤达者,早离火院,躲了忙忙。逍遥散诞,落个清闲,饥后巡门化饭,寒来纸布衣裳。无牵系,神仙未了,落得寿延长。

早年种竹作渔竿,笠泽烟波梦未阑。已向尘根消缚脱,犹将文字校甘酸。风松自有閒宫徵,溪鹭初无俗肺肝。最爱少游平日语,随鸢中跕跕遣心寒。

辂死向千年,占书世失传。安知无肘后,留在远孙边。

世事堪忧。光景难留。春去又逢秋。四季催人老,百年似、蝶梦庄周。勘破从前似假,着甚揽闲愁。慷慨幸遇希夷教,尘情事、一笔都勾。下志速勤修。有等愚痴辈,马丹阳唤不回头。打的无缘业鬼,有分做骷髅。

丁年已分与时违,便把书棚嘱付儿。峨岭秋寒千古意,符溪春暖一筒诗。彩云来往吾何与,草露消磨我自知。含笑黄泉应不恨,桂华犹有未开枝。

范本蜀望,世仍忠嘉。南渡而来,人门莫加。帝咨典型,诏起幽遐。翊{微去彳加女}铜龙,执经金华。笔取端重,而兼奇葩。儒先所推,奚待诩夸。有伟丰公,如璧不瑕。卷怀枢庭,寓赏梅花。公从北方,共之天涯。均德比谊,而兼葭莩。寒谷将春,轻阴不遮。洁栏斯从,寄驿匪赊。倡汝和

东野哭其子,难存百感身。孤孙犹在抱,行路亦沾巾。满目家园树,何时泪叶春。诸生为执绋,良足化乡人。

惹草荧荧熖,随风烈烈声。欲临横涧断,忽上晚风明。踸踔无潜迹,蒙茸有怒生。尚余飞炉暖,培耔及春耕。

叹息西窗过隙驹,微阳初至日光舒。□□□长宫中线,添得思堂一卷书。

索索复索索,无凭却有凭。过溪遭恶雨,乞食得干菱。只有山相伴,终无事可仍。如逢梅岭旦,向道只宁馨。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夜永空斋睡不成,起扶藤杖傍池行。露浓双鹊移枝宿,风急孤萤堕草明。断续更筹传古戍,纵横河汉接高城。寒泉未漱神先爽,静听铜瓶汲井声。

月破冥冥雨,枝摇闪闪黄。口中先水出,衣上带花香。肺疾须拚醉,牙疏不耐尝。调羹无复用,山谷日倾筐。

万事东流江上船,才名永负勒燕然。吹楼已任蛾眉适,旅榇空期马革还。气满挥戈遑驻日,心倾指囷溯驹年。人间别有男儿泪,欲共春潮挽逝川。

小山为郡城,随水能萦纡。亭亭最高处,今是西南隅。杉大老犹在,苍苍数十株。垂阴满城上,枝叶何扶疏。乃知四海中,遗事谁谓无。及观茅阁成,始觉形胜殊。凭轩望熊湘,云榭连苍梧。天下正炎热,此然冰雪俱。客有在中坐,颂歌复何如。公欲举遗材,如此佳木欤。公方庇苍生,又如

昔岁南阳道中别,今向华亭水上逢。把酒语君悲且喜,流光冉冉去无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