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

永日看鹦鹉,金笼寄此生。
翠翎工刷羽,朱咮善含声。
陇树魂应断,吴音教乍成。
雪衣吾惜汝,长此伴闺情。

作品评述

《鹦鹉》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马湘兰。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永日看鹦鹉,金笼寄此生。
翠翎工刷羽,朱咮善含声。
陇树魂应断,吴音教乍成。
雪衣吾惜汝,长此伴闺情。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只鹦鹉,以及与它相伴的情感。诗人通过观察鹦鹉的行为和听到它的声音,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情感。

赏析:
这首诗词以鹦鹉为主题,通过描述鹦鹉的美丽和活泼的特点,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赏析:

1. "永日看鹦鹉,金笼寄此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鹦鹉的喜爱和珍惜之情。诗人将鹦鹉放在金笼中,将其视为自己生命的寄托和陪伴。

2. "翠翎工刷羽,朱咮善含声。"
这两句描绘了鹦鹉的外貌和声音。翠翎指的是鹦鹉的翠绿色羽毛,工刷表示鹦鹉精心整理羽毛的动作。朱咮是指鹦鹉发出的悦耳声音。

3. "陇树魂应断,吴音教乍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伤和思乡之情。陇树指的是故乡的树木,魂应断表示诗人的心灵与故乡渐行渐远。吴音指的是异地的音乐和语言,教乍成表示诗人逐渐习惯了异地的语言和声音。

4. "雪衣吾惜汝,长此伴闺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鹦鹉的深情厚意。雪衣指的是鹦鹉的白色羽毛,吾惜汝表示诗人深为珍惜。长此伴闺情则表明诗人希望与鹦鹉长久地相伴,寄托了诗人对亲情和家庭温暖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鹦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将鹦鹉作为自己生命的寄托和陪伴,同时通过鹦鹉的美丽外貌和悦耳声音,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家庭温暖的期望。整首诗词在简洁中流露出诗人深情厚意,展示了明代诗词的特点。

诗词推荐

白发倦场屋,一官初自娱。幡然挂章绂,遽作卧江湖。耆旧添佳传,都门续故国。会当垂不朽,名与惠山俱。

上寿身仍健,荣封岁屡终。无因拜庞德,空幸识王戎。含玉亡遗恨,悬车近古风。燎黄应不远,光宠贲幽宫。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驿楼重发不胜悲,执手难于乍别时。故国残年人去远,乱山疏雨马行迟。青袍暗湿为儒泪,绿酒愁听送客诗。最是关门风雪恶,明朝吹尽鬓边丝。

碧玉杯中琥珀光,灯前把劝阮家郎。不须苦忆人间世,万树桃花即故乡。

微泉静后闻,去鸟空中灭。耳目吾不营,烟景相与悦。

福德才名尽不如,三朝荣贵四旬余。花前尚饮连觥酒,灯下犹看细字书。黄閤暂抛金印重,青铜闲照雪髯疏。苍生共指中台位,除是明公更合居。

我生百无能,唯工说山水。洞宵天一柱,真仙昔居止。苍崖入九锁,修涧清彻底。层林仰首看,冷雾随起步。饶君俗到骨,至此换却髓。一亭巧当门,乃是压涧尾。便教宝玉做,思之未为侈。道人喜客来,先引玩清泚。源头放泉出,猛喷深壑里。顷刻百万丈,宁论尺与咫。冰涛卷雷鼓,滂湃

官事谁能了,浮生迹易陈。齐云连绿荫,和泪送青春。缓带空凝月,凭栏不见人。只应曾到处,愁极倍精神。

衲被蒙头万事休,九年面壁为迷流。神光断擘何希有,萨埵投崖饲虎求。

哭雪复吟雪,广文丁夫子。江南万里寒,曾未及如此。整顿气候谁,言从生灵始。无令恻隐者,哀哀不能已。

蓑笠双童傍酒船,湖山相引到房前。团蕉何事教人见,暂借空床守坐禅。

朝云南山吐,暮云北山翕。来往高榭中,留者颇堆积。坐客如久之,去须襟袖湿。

夜如何其夜未央,山城斗转星煌煌。收琴插拨各无语,酒美不知春漏长。

斜日东风深院。绣幕低迷归燕。潇洒小屏娇面,仿佛灯前初见。与选筵中,银盆半拆姚黄,插向凤凰钗畔。微笑遮纨扇。教展香裀,看舞霓裳促遍。红飐翠翻,惊鸿乍拂秋岸。柳困花慵,盈盈自整罗巾,须劝倒金盏。

不见当年丛桂枝,空山崄崒但霞霏。眼看春草萋萋遍,身是王孙未得归。

南北东西去,茫茫万古尘。关河无尽处,风雪有行人。险极山通蜀,平多地入秦。营营名利者,来往岂辞频。

画堂观妙妓,长夜正留宾。烛吐莲花艳,妆成桃李春。髻鬟低舞席,衫袖掩歌唇。汗湿偏宜粉,罗轻讵著身。调移筝柱促,欢会酒杯频。倘使曹王见,应嫌洛浦神。

水木夕阴冷,池塘秋意多。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愁燕窥灯语,情人见月过。砧声听已别,虫响复相和。闭门无事后,此地即山中。但觉鸟声异,不知人境同。晚花开为雨,残果落因风。独坐还吟酌,诗成酒已空。自得家林趣,常时在外稀。对僧餐野食,迎客著山衣。雀斗翻檐散,蝉惊

一从鳌去波翻海,梦断蓬莱不可寻。当日五云依约处,有人掩卷自微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