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末宋初无名氏的《鹧鸪天(其三)上元词》
拼音和注音
lí yuán jié gǔ sān qiān miàn , lù hǎi áo shān shí èr fē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十二:1.十分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三千:《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2.泛言数目之多。3.指三千大千世界。
羯鼓:乐器名。源自西域,状似小鼓,两面蒙皮,均可击打。
十二峰:亦作'十二峯'。指川﹑鄂边境巫山的十二座峰。峰名分别为: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曲牌总名的一种。属南曲南吕宫,以由《三仙桥》﹑《白练序》﹑《醉太平》﹑《普天乐》﹑《征胡兵》﹑《香遍满》﹑《琐窗寒》﹑《刘泼帽》﹑《三换头》﹑《贺新郎》﹑《节节高》﹑《东瓯令》十二只曲牌组成,故名。
梨园:(名)原指唐玄宗教练歌舞艺人的地方。后称戏班、戏院或戏曲界为梨园:~弟子|~新乐(yuè)。
鳌山:鳌山áoshān宋元时俗。元宵节用彩灯堆叠成的山,像传说中的巨鳌形状。
无名氏
不详
原诗
紫禁烟光一万重。五门金碧射晴空。
梨园羯鼓三千面,陆海鳌山十二峰。
香雾重,月华浓。露台仙仗彩云中。
朱栏画栋金泥幕,卷尽红莲十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