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晁说之考牧图后

我昔在田间,但知羊与牛。
川平牛背稳。
如驾百斛舟。
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
前有百尾羊,听我鞭声如鼓鼙。
我鞭不妄发,视其后者而鞭之。
泽中草木长,草长病牛羊。
寻山跨坑谷,腾aa37筋骨强。
烟蓑雨笠长林下,老去而今空见画。
世间马耳射东风,悔不长作多牛翁。

作品评述

《书晁说之考牧图后》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昔在田间,但知羊与牛。
川平牛背稳,如驾百斛舟。
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
前有百尾羊,听我鞭声如鼓鼙。
我鞭不妄发,视其后者而鞭之。
泽中草木长,草长病牛羊。
寻山跨坑谷,腾筋骨强。
烟蓑雨笠长林下,老去而今空见画。
世间马耳射东风,悔不长作多牛翁。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在田间放牧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农民生活和传统价值的思考。诗人在牧场上放牛放羊,和牛羊一起度过了很多时光。他对于牛羊的照料有一种技艺的掌握,就像驾驶一艘百斛重的船一样熟练。当他躺在田间休息读书时,牛羊并不理解他的学问。他的鞭声像鼓声一样激励着羊群,他不会随意挥鞭,而是根据后面的羊来确定方向。然而,沼泽地的草木茂盛,长草使牛羊生病。为了治疗牛羊的病情,他跨过山坡和沟壑,让牛羊恢复了强壮的筋骨。现在,他已经老去,只能在长满烟雨的林下看到过去的景象。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只顾自己的私利,不顾农民的辛劳,他后悔自己没有早点成为一个有很多牛羊的农夫。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田中的牧场景象,展现了苏轼对农民生活的赞美和思考。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了放牧牛羊的情景,通过与牛羊的互动,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对传统价值的思考。

诗中的描写细腻而生动,通过对牛羊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农田生活的亲切感受。他在放牧中驾驭牛羊,将其比喻为驾驶一艘重载船只,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农民技艺的敬佩。同时,诗人也意识到自己的学问与农田生活的脱节,他躺在田间读书时,牛羊对他的学问毫无理解,这种对比凸显了知识与劳动之间的差异。

诗中还抒发了对农田的关切。草木茂盛导致牛羊生病,诗人跨过山坡和沟壑,尽力治疗牛羊的病情,体现了他对农民辛劳的体谅和关爱。

最后几句是诗人对现实的感慨和反思:
此处的"aa37"是无法理解的,可能是输入错误或者打字错误。请提供正确的文本,以便进行完整的分析和翻译。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人生真寄尔,天问竟悠哉。三载重凶衅,一门皆异材。尚疑书未报,遽有讣先来。泪尽余青血,秋风万壑哀。

客梦还松陵,寒江渺烟雨。异时醉吟地,依然记洲渚。三高平生欢,彷佛递宾主。十年扁舟兴,一夕暂容与。此乐曾未央,覆瓿俄惊鼠。隙月监我帷,破窗风自语。展转谁晤言,僮隶聊尔汝。吾生独何事,寤寐仍羇旅。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衮冕有人妖,锺鼓成国蠹。可怜凌霜干,不作济川具。三易朝吾车,六诗暮吾辅。岂亦不自娱,菊径而兰亩。

手攀桥柱立,滴泪天河满。

旧国仍连五将营,儒衣何处谒公卿。波翻远水蒹葭动,路入寒村机杼鸣。嵇康书论多归兴,谢氏家风有学名。为问西来雨中客,空山几处是前程。

梅山种梅封且培,梅山种善如种梅。有善必报既有子,有子且复生孙来。萧艾中间芝挺出,今朝才为两三日。咿呕似欲指之无,烨烨眼光如点漆。中庭展席分排铺,童冠环立觇所趋。从容顾视前举手,干戈俎豆诗与书。吾家昆弟存者几,六十见孙有吾弟。未闻他日成人事,庶几正脉存祖祢。

雨催柔绿上桑枝,新霁浮云未尽归。寂寂帘栊留燕舞,阴阴查柳护莺衣。莫于绮席嫌筹并,已觉青春作鸟飞。满径落花愁踏损,羊欣切勿款柴扉。

寻芳空茂木,斗草得幽兰。歌舞纤絺健,嬉游玉佩珊。

一囊书重百余斤,邮吏宁知去计贫。莫讶偏吟望乡句,明朝便见岭南人。

莫向登临怨落晖,自缘羁宦阻归期。年来厌把三边酒,此去休哦万里诗。乌帽不辞欹短发,黄花终是欠东篱。若无合坐挥毫健,谁解西风楚客悲?

含章檐下眉如月。融酥和粉描疏雪。桃杏莫争春。凌风台畔人。如今千万树。零乱孤村雨。和雨滴瑶觞。归来肌骨香。

天街雪霁初通驷,禁籞冰开渐跃鱼。十尾烦君穿细柳,一杯劝我芼青蔬。寒樽独酌偶逢客,佳句相酬不用书。江海归来叨禁近,空令同巷往来疏。

堂笑伊优登,米笑侏儒索。见笑与笑人,等可付束合。从俗心易波,瞩理眼无膜。但求种秫田,归疗酒肠涸。

解笔淋漓写竹枝,分明风雨满天时。此中意恐无人会,更向其间赋小诗。

结楼多与青山对,却是青山不对渠。见说蜃岩排闼入,一窗晴色共残书。

梭林鸟共飞,一道转光辉。痴人随物转,悟者发真机。

群形寂无声,四野澹将夕。中庭聊极目,一鸟渡空碧。

朝宗于海固愿也,一苇杭之如勇何。著浅惊呼过又喜,此生是等事尝多。

达哉达哉白乐天,分司东都十三年。七旬才满冠已挂,半禄未及车先悬。或伴游客春行乐,或随山僧夜坐禅。二年忘却问家事,门庭多草厨少烟。庖童朝告盐米尽,侍婢暮诉衣裳穿。妻孥不悦甥侄闷,而我醉卧方陶然。起来与尔画生计,薄产处置有后先。先卖南坊十亩园,次卖东都五顷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