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作品评述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翻译及注释

翻译
太平时闲游有趣却是无能,闲爱天上孤云安静爱山僧。
我愿手持旌麾去吴兴上任,乐游原上再望望风雨昭陵。

注释
⑴吴兴:即今浙江省湖州市。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高敞,可以眺望,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⑵“清时”句:意谓当这清平无所作为之时,自己所以有此闲情。
⑶一麾(huī):旌旗。
⑷昭陵:唐太宗的陵墓。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850年(唐宣宗大中四年)将离长安到吴兴(今浙江湖州)任刺史时所作。杜牧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学者和军事家;曾祖杜希望为唐玄宗时的边塞名将;祖父杜佑则是中唐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史学家,历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可惜英年早逝。杜牧自己不但文采绝佳,而且颇有政治才能,一心想报效国家。他曾在京都长安任吏部员外郎,职位清闲,难有作为。他不想这样无所事事地虚度年华,所以这次请求外放,得到批准后,便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心情。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鉴赏

  在唐人七绝中,也和在整个古典诗歌中一样,以赋、比二体写成的作品较多,兴而比或全属兴体的较少。杜牧这首诗采用了“托事于物”的兴体写法,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称得上是一首“言在此而意在彼”、“言已尽而意有余”的名篇。

  杜牧不但长于文学,而且具有政治、军事才能,渴望为国家作出贡献。当时他在京城里任吏部员外郎,投闲置散,无法展其抱负,因此请求出守外郡。对于这种被迫无所作为的环境,他当然是很不满意的。诗从安于现实写起,反言见意。武宗、宣宗时期,牛李党争正烈,宦官擅权,中央和藩镇及少数民族政权之间都有战斗,根本算不上“清时”。诗的起句不但称其时为“清时”,而且进一步指出,既然如此,没有才能的自己,倒反而可以借此藏拙,这是很有意趣的。次句承上,点明“闲”与“静”就是上句所指之“味”。而以爱孤云之闲见自己之闲,爱和尚之静见自己之静,这就把闲静之味这样一种抽象的感情形象地显示了出来。

  第三句一转。汉代制度,郡太守一车两幡。幡即旌麾之类。唐时刺史略等于汉之太守。这句是说,由于在京城抑郁无聊,所以想手持旌麾,远去江海。(湖州北面是太湖和长江,东南是东海,故到湖州可云去江海。)第四句再转。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在长安西边醴泉县的九嵏山。古人离开京城,每每多所眷恋,如曹植诗:“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赠白马王彪》)杜甫诗:“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至德二载自京金光门出乾元初有悲往事》)都是传诵人口之句。但此诗写登乐游原不望皇宫、城阙,也不望其他已故皇帝的陵墓,而独望昭陵,则是别有深意的。唐太宗是唐代、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杰出的皇帝。他建立了大唐帝国,文治武功,都很煊赫;而知人善任,惟贤是举,则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诗人登高纵目,西望昭陵,就不能不想起当前国家衰败的局势,自己闲静的处境来,而深感生不逢时之可悲可叹了。诗句虽然只是以登乐游原起兴,说到望昭陵,戛然而止,不再多写一字,但其对祖国的热爱,对盛世的追怀,对自己无所施展的悲愤,无不包括在内。写得既深刻,又简练;既沉郁,又含蓄,真所谓“称名也小,取类也大”。

作者介绍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卒大中七年,五十一岁。(据岑仲勉先生作《李德裕会昌伐叛编证》一文所推定之结论。)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女床閟灵鸟,文章世所希。巢君碧梧树,舞君青琐闱。或言凤池乐,抚翼更西飞。凤池环禁林,仙阁霭沉沉。璇题激流日,珠缀绵清阴。郁穆丝言重,荧煌台座深。风张丹戺翮,月弄紫庭音。众彩结不散,孤英跂莫寻。浩歌在西省,经传恣潜心。

爱国

羽卫离丹阙,金轩赴泰坛。珠旗明月色,玉佩晓霜寒。黼黻龙衣备,琮璜宝器完。百神将受职,宗社保长安。

爱国

身得贰师馀气概,家藏都尉旧诗章。江南别有楼船将,燕颔虬须不姓杨。

爱国

美人乘天风,手吹玉参差。我有龙门桐,缀之冰蚕丝。空中一偈答,闻者为忘机。神马已出河,凤皇且鸣岐。悠悠百年内,傥有相逢时。

爱国

桂水随去远,赏心知有馀。衣香楚山橘,手鲙湘波鱼。芳芷不共把,浮云怅离居。遥想汨罗上,吊屈秋风初。

爱国

晓哭呱呱动四邻,于君我作负心人。出门便涉东西路,回首初惊枕席尘。满眼泪珠和语咽,旧窗风月更谁亲。分离况值花时节,从此东风不似春。

爱国

胩傅居第一,科目艳当年。慷慨诛奸佞,从容委政槿。诸孙今白屋,旧物止青氈。岁见黄梁熟,何当名砚穿。书声月庑下,灯影雨窗前。学者师王式,时人老伏虔。不令官济济,空负复便便。桑甘鸮偏恶,桐花凰可耿。从无当食禄,独有可耕田。卒卒约倾盖,依依顾执鞭。二翁俱翥矣,一别

爱国

故园终不住,剑鹤在扁舟。尽室无馀俸,还家得白头。钟催吴岫晓,月绕渭河流。曾是栖安邑,恩期异日酬。

爱国

甘泉献赋风枫宸,更著剧秦与美新。设果出肠明日死,投身天禄又何人?

爱国

秘苑仪星地,群英得隽年。飞綏鲸浦右,供帐斗城偏。表道槐阴直,凌氛柞影圆。丛楹开玉宇,华组会琼筵。湛湛融君渥,渠渠奖士贤。银珰尊右席,绿帻佑双笾。饰喜优坊伎,均恩醵礼钱。沼浮渑酒渌,坻聚舜庖羶。场迥歌声合,风回舞节妍。柳疑添绀幄,鹦解啄鸣弦。臣藿心倾日,需云

爱国

松老赤松原,松间庙宛然。人皆有兄弟,谁得共神仙。双鹤冲天去,群羊化石眠。至今丹井水,香满北山边。

爱国

优游滕太守,郡枕洞庭边。几处云藏寺,千家月在船。疏鸿秋浦外,长笛晚楼前。旋拨醅头酒,新炮缩顶鳊。宦情须淡薄,诗意定连绵。迥是偷安地,仍当饱事年。祇应天下乐,无出日高眠。岂信忧边处,胡兵隔一川。

爱国

缫作缫车急急作,东家煮茧玉满镬,西家捲丝雪满籰。汝家蚕迟犹未箔,小满已过枣花落。夏叶食多银瓮薄,待得女缫渠已着。懒归儿,听禽言,一步落人后,百步输人先。秋风寒,衣衫单。

爱国

往事惊心折,三年撚指间。西州门外泪。

爱国

杳杳空原暮,萧萧旌旆行。长风吹海暗,新月傍人明。河影城头堕,秋声塞外生。客怀频倚剑,时事正论兵。

爱国

俯仰之间迹已尘,重来屐齿藓痕匀。晚菘早韭有真味,夜鹤晓猿无故人。万一可偿他日原,再三须卜此山邻。北山大士乃吾祖,烝蕙肴兰长荐新。

爱国

具足城中了胜缘,毗耶座上供无边。却收心变归空洞,莫着俱胝一指禅。

爱国

诏守江西新定郡,二年抚俗谁相问。白浪青山绕郡城,卧理烟霞称嘉遯。帝乡迢迢天一涯,子牟恋阙人不知。慷慨情怀何企慕,宋璟政事杜牧诗。六县万家人辑睦,鱼鹽利人茶货足。公家事简案牍稀,芳草疏篱映空狱。杨柳湖边观钓鱼,芙蓉池上静看书。优游天爵浩然性,贵如三入承明庐。

爱国

玄冥也自不落莫,探借春风红树枝。姑射身全映霞佩,寿阳妆误眯臙脂。长於山杏鸡为弟,配又江梅合作妃。满面发红缘底事,如逢宋玉莫相窥。

爱国

劈人排孟子,通国诮匡章。内省倘不疚,青蝇徒自忙。

爱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