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

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
比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
舍舟策马论兵地,拖玉腰金报主身。
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

作品评述

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

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
比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
舍舟策马论兵地,拖玉腰金报主身。
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

中文译文:
季夏时节,我送我的乡弟韶陪同黄门的从叔去朝谒。
我弟弟如今是苍水的使者,没有名家能够取代我杜陵的人。
近来相国兼顾治理蜀地,回朝报效已经来到秦地。
弃船而乘马,要讨论战场布局,戴着玉带,身上有金饰品,回报国家的使命。
不要度过这个清秋为了吟诵蟋蟀之声,我早已听说了黄阁画的麒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给自己的堂弟韶的。诗中杜甫将自己的弟弟送往朝廷进行公务并向朝廷报到,诗中流露了作者对弟弟的关心和祝福之情。

诗的开头描绘了乡间四季时节温暖宜人的景色,同时也暗示了杜陵人的卓越才能。接着诗人提到自己的弟弟成为了苍水的使者,表示他在朝廷中的重要职位。而相国同时还兼任安抚蜀地的职务,说明这是一个高官显贵的家族。弟弟回归朝廷任职已经远赴秦地,舍弃了轻舟,骑马往返,象征着他要努力工作、战斗并报效国家。

最后两句中,蟋蟀是秋天的标志,而诗人告诉弟弟不要享受安逸的秋天而忽略了朝廷的重任。黄阁是指朝廷中的高官居住的地方,画麒麟则是指朝廷的美丽景色和壮丽场景,也象征了杜甫对弟弟的期望。

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弟弟的期望和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家族未来的担忧。诗中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将家族和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家族荣光和国家前途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春波漾群凫,戏斗每堪玩。宛转回翠吭,褵振文翰。声兼江雨喧,影逐浦云乱。唼喋队初交,纷披势将散。持敌忽同沉,呼俦更相唤。时陈水槛侧,或聚湖亭畔。长鸣若贾勇,远奋如追窜。荷叶触俱翻,菱丝冒齐断。鱼骇没中流,鸥惊起前岸。心逾陇雉骄,气压场鸡悍。海客朝自驱,溪娃晚

落帆谢公渚,日脚东西平。孤亭得小憩,暮景含余清。坐待斗与牛,错落挂南甍。老僧如夙昔,一笑意已倾。新诗出故人,旧事疑前生。吾生七往来,送老海上城。逢人辄自哂,得鱼不忍烹。似闻绩溪老,复作东都行。小诗如秋菊,艳艳霜中明。过此感我言,长篇发春荣。

巍乎大哉,尧之为君。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凿井耕田,出作入息。击壤而歌,不知帝力。

银床雨滴伴苍梧,香烬孤窗暗鸭炉。湿气生寒人迹少,紫苔重叠满金铺。

谁怜孤峭质,移在太湖心。出得风波外,任他池馆深。不同花逞艳,多愧竹垂阴。一片至坚操,那忧岁月侵。

只隔山中一日程,书船暂泊溧阳城。儒冠喜见贤翁季,道眼相看老弟兄。酒量吞江凉更阔,蝉声送客晚争鸣。青衫肯为琵琶湿,笑向天涯看月明。

平生寻菊未曾遭,直上成丛一丈高。几处禅房惊老眼,满堂佛像自森罗。

青蛇提起气腥臊,几个男儿有痛毛。直下血流犹未觉,举头还见铁山高。

早登金扉踏仙鳌,晚陪大政归拥旄。石林风月出处高,清心妙寄同挥毫。丽如云锦披宫袍,横走健态霜鹘捎。万里笔阵谁能鏖,摧锋今识真孟劳。

唯是圃人巧,非关元化偏。折条违物理,迁艳得花权。美女嫁寒婿,丑株生极妍。世间多妄合,吾不谓之然。

闷发每吟诗引兴,兴来兼酌酒开颜。欲逢假日先招客,正对衙时亦望山。句检簿书多卤莽,堤防官吏少机关。谁能头白劳心力,人道无才也是闲。

秦郊平旧险,周德眷遗黎。始闻清夜柝,俄见落封泥。物色来无限,津途去不迷。空亭谁问马,闲戍但鸣鸡。山月寒弥净,河风晓更凄。赠言杨伯起,非复是关西。

南江平无风,如镜新拂拭。渔舟不点破,潋潋千顷碧。阑干西北角,云散山争出。坡陀竞南走,翠入窗户窄。江山不世情,作意娱此客。岂无尊中酒,豪饮非宿昔。明当还成都,尘土埋马迹。後岩在眼中,飞去无羽翼。

人世几番更面目,仙山依旧锁烟霞。

小舟闲已杙江湄,满眼璚瑶定有诗。诗似其人人似雪,只应清处恐人知。

山未为高水未深,贱非泥土贵非金。自来一种平怀看,到老何曾有二心。

仙客题来隘九州,身骑黄鹤记南游。乌衣故国江山在,铜柱荒台草树秋。起舞刘琨空有志,登高王粲不胜愁。问君绝境今何在,只忆当年顾虎头。

霜气添秋肃,蛩声入夜清。为谁衣未织,向我语偏明。庭外三更月,床头万里情。凄然如有诉,愁思动人生。

耳白无盖世名,眼碧有奇中语。老夫定非醉翁,斯人莫是初祖。

落花狼藉无行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