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刘禹锡的《杂曲歌辞(其二)杨柳枝》
拼音和注音
nán mò dōng chéng chūn zǎo shí , xiāng féng hé chù bù yī y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
依依:1.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杨柳~。2.留恋,不忍分离,恋恋不舍的样子:~不舍。3.依稀;隐约
相逢:1.相遇。2.彼此碰见。
不依:不听从;不同意。不按照;不遵守。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原诗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誇好,须得垂杨相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