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中有道逢千载,岭外观光只一人。

作品评述

《句》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古成之。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寰中有道逢千载,
岭外观光只一人。

诗意:
这首诗通过对寰中与岭外之间的对比,表达了一个人追求道德真理的孤独旅程。寰中指的是整个世界,岭外则表示一个偏远之地。诗中的主人公在寰中寻找道德的真理,但千载之久也未能遇到同样志趣的人,只有他自己独自在岭外观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寻道者的孤独心境。诗人用"寰中"和"岭外"这两个对比的空间概念,强调了主人公在道德追求中的孤独和艰难。"寰中有道逢千载"表明寻找道德真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千载也未必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岭外观光只一人"则突出了主人公在追求道德的旅程中的孤独,他只能独自观赏岭外的景色,没有同伴相伴。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词语和对比的手法,传达了一个人在道德追求中的孤独与坚持。诗人或许是在表达自己在道德探索中的困境,也可能是对那些在道德追求中感到孤独的人的共鸣和鼓励。这首诗给人以启示,让人们明白追求道德真理是一条孤独而漫长的道路,但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在孤寂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和满足。

作者介绍

古成之,字亚奭,或称紫虚先生(清康熙《罗浮山志》卷五),惠州河源(今属广东)人。五代末避地增城(今属广东),尝结庐罗浮山。太宗端拱元年(九八八)进士。淳化三年(九九二),除秘书省校书郎。张咏知益州,辟知魏城。真宗咸平五年(一○○二),再辟绵竹令。卒于官。明嘉靖《惠州府志》卷一三有传。清光绪间,其裔孙辑成《倡南拾余诗蹟》一卷,并附僞託之降鸾诗。今录七首。

诗词推荐

秋夜事,月里竹亭亭。清籁与谁喧池水,微风遣我下檐楹。圆缺若为情。终南道,累寄笑歌声。丹阙夜凉通马去,黄河无晓照舟横。联辔去还成。

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不承言,不滞句,虾蟆跳上梵天,灯笼吞却露柱。

明月芦华未得如,清光自照本来虚。十方坐断须拈帽,一色功圆要放锄。转背石人归位后,抬头玉马过关初。尘尘刹刹见身相,方信曹山井觑驴。

春秋书闵雨,乃见先王制。有意在黎民,山川无不祭。今者望云霓,青天绝纤翳。为坛割舒鴈,盘血陈水汭。于时颇精虔,奠爵必亲涗。向夕有微阴,扫然还复霁。吾闻先儒言,阳骄不能闭。此时系穹旻,己力安所诣。宣王云汉诗,曾不鉴上帝。恨无奡荡舟,空自思跃蜧。

无宾主话意深深,流落丛林古到今。火冷灰寒口挂壁,衲僧冻死不如心。

松欺胝雪千年古,竹扫溪风六月寒。

众皆赏春色,君独怜春意。春意竟如何,老夫知此味。烛馀减夜漏,衾暖添朝睡。恬和台上风,虚润池边地。开迟花养艳,语懒莺含思。似讶隔年斋,如劝迎春醉。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

近来朝野客,无座不谈禅。顾我何为者,逢人独懵然。羡君诗即好,说佛众谁先。只恐前身是,东都白乐天。

碧湍漱白石,沄沄复汤汤。既为人所愚,安用尔许忙?我昔曾经过,重来已三霜。无事趼双足,奔走宁非狂。溪流到江平,翻笑客路长。岂不有岁晚,乞身还故乡。

临川葛生朴且文,负檐有力能辛勤。家贫妻死母又老,短窗挟策长云云。忽思句读送日月,曷若江湖劳骨筋。高碑大碣处处有,篆楷草行兼八分。昼长院静手自打,襟袂染煤常若熏。旁搜远取到川陕,况乃闽浙江之濆。通都大邑逢好事,罗列古雅逾玑濆。相酬金帛不论直,岂比市井争钧斤。

琐窗宫漏滴铜壶,午梦惊回落井梧。风递乐声来玉宇,日移花影上金铺。

俗吏曾随计吏来,可堪复别凤城隈。清时自辟公孙阁,此日虚经郭隗台。夹路笙簧山鸟哢,向人颦笑野花开。倚风南望沧江渺,拟上高堂寿一杯。

不用登临趣,凭高心重催。庞公勤上冢,束晳更循陔。羊枣终身慕,莪蒿鞠子哀。年年拜寒食,岂但数云来。

兰生百末,申以贰觞。神具醉止,烂其容光。遗之旋兮,羽术委蛇。偃蹇高骧,遗此蕃釐。

潇洒数椽屋,旋营花竹坡。心宽忘地窄,亭小得山多。共赏春晴好,其如客醉何。栖鸾将远举,宁久盼庭柯。

禁门深锁寂无哗,浓墨淋漓两相麻。唱彻五更天未晓,一墀月浸紫薇花。

碧竿微露月玲珑,谢豹伤心独叫风。高处已应闻滴血,山榴一夜几枝红。蜀客春城闻蜀鸟,思归声引未归心。却知夜夜愁相似,尔正啼时我正吟。

人居天地一樊笼,持掌山家四壁空。不道今年空得尽,且无誉鼠到山中。

我抱东林未见心,诸贤诗上见东林。两瞳不觉针锋利,一瞬清风扫宿阴。

街头冻馁求乞者,欢喜哀怜。供养如仙。惟恐中间隐圣贤。要精专。胜如修建千坛醮,别种因缘。福行周圆。定是将来步碧莲。去朝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