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答惠勤上人

释子本乐静,宜不事物牵。
我惭姑苏守,复赏杼山然。
三岁与之别,其学已增前。
忽此有来赠,老拙谬耽研。

作品评述

《依韵答惠勤上人》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释子本乐静,
宜不事物牵。
我惭姑苏守,
复赏杼山然。
三岁与之别,
其学已增前。
忽此有来赠,
老拙谬耽研。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宁静和学问的追求,以及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作者自称守在姑苏(苏州)的官职上,但他更愿意追求内心的宁静,不被外界的事物所牵扰。作者自谦自己的学问浅薄,但他感激朋友的赠诗,使他的学问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首句“释子本乐静”,表明作者本性喜欢宁静,不喜欢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接着,作者自谦自己在学问上的不足,称自己是姑苏的守臣,但他更愿意追求内心的宁静。然后,作者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称赞朋友的赠诗使他的学问得到了提升。最后两句“老拙谬耽研”,表明作者自谦自己的年老和学问的浅薄,但他仍然坚持不懈地研究学问。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宁静和学问的追求,以及对友人的感激之情。通过对比自己的学问和友人的赠诗,作者表达了对于学问的不断追求和进步的态度。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宁静和学问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星明残照数峰晴,夜静惟闻水有声。六月行人须早起,一天凉露湿衣轻。宦情每向途中薄,诗句多于马上成。故里诸公应念我,稻花香裹计归程。

日淡暑犹薄,雨余风更清。翛然水亭立,试此葛衣轻。晒粉怜孤蝶,穿枝喜晚莺。谁知簿书里,也复得吾生!

玉碗金罍倾送君,江西日落起黄云。扁舟乘月暂来去,谁道沧浪吴楚分?

弱壮之间几辈流,不凡已与老成侔。笔端可挽千钧弩,胸次如登百尺楼。良木政须资长养,芳兰未厌□□□。□□衰晚不闻道,幸早专心似奕秋。

秋山何处无红树,君归独向秋山去。霜锦千章照客衣,林霞一片随行屦。几曲云林到武夷,幔亭高处坐题诗。南天气暖无冰雪,直到春花忆此时。

纤秾娇小。也解争春早。占得中央颜色好。装点枝枝新巧。东皇初到江城。殷勤先去迎春。乞与黄金腰带,压持红紫纷纷。

霅川今是辋川图,城郭中藏十顷湖。空说侯门深似海,得如簿领一亭无。

钓艇收晚缗,归鸦集疏柳。天风吹彩霞,明月映江口。孤村一笛横,万虑复何有。

前月月明夜,美人同远光。清尘一以间,今夕坐相忘。风落芙蓉露,疑馀绣被香。

昔忝南宫郎,往来东观频。尝披燕公传,耸若窥三辰。翊圣崇国本,像贤正朝伦。高视缅今古,清风夐无邻。兰锜照通衢,一家十朱轮。酂国嗣侯绝,韦卿世业贫。夫子承大名,少年振芳尘。青袍仙掌下,矫首凌烟旻.公冶本非罪,潘郎一为民。风霜苦摇落,坚白无缁磷。一旦逢良时,天光

风战枯桐敲纸窗,拥裘无寐夜偏长。樵楼三鼓夜将午,云雁数声天正霜。寓世此身惊逆旅,宽怀何处不吾乡。江头风景日堪醉,酒美蟹肥橙橘香。

去年犯雪到西湖,眼见梅花玉立孤。今岁定无牢落叹,君诗清绝似林逋。

雨深门巷半苍苔,十日幽怀郁未开。刚道官闲忙又惜,偶教身健病还来。酒杯尚籍驱除力,诗债惭非应答才。犹有旧堂堪系马,水边鸥鹭莫惊猜。

竹杖轻携离婺女,云衣高卷上仙霞。五湖四海休云别,南北东西六一家。

入室儿童隘函丈,想见彩衣还谑浪。挂冠如欲赋田园,一水淮乡足閒旷。

水寒江静。浸一抹、青山影。楼外指点渔村近。笛声谁喷。惊起宾鸿阵。往事总归眉际恨。这相思、□□谁问。泪痕空把罗襟印。泪应尽。争奈情无尽。

部中车雨春无润,天上星郎夜损光。

洪生资制度,被服正有常。尊卑设次序,事物齐纪纲。容饰整颜色,磬折执圭璋。堂上置玄酒,室中盛稻粱。外厉贞素谈,户内灭芬芳。放口从衷出,复说道义方。委曲周旋仪,姿态愁我肠。

干禄趋名者,迢迢别故林。春风短亭路,芳草异乡心。雨过江山出,莺啼村落深。未知将雅道,何处谢知音。

劚石种松子,数根侵杳冥。天寒犹讲律,雨暗尚寻经。小殿灯千盏,深炉水一瓶。碧云多别思,休到望溪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