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华善述的《招隐吟和伯氏》
拼音和注音
yǒu měi yī rén bì lì jīn , héng chén gǔ xī sān chǐ qí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薜荔:植物名。又称木莲。常绿藤本,蔓生,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有解暑作用。《楚辞·离骚》:“擥禾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蘂。”王逸注:“薜荔,香草也,缘木而生蘂实也。”唐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木莲》。梵语preta的译音。或译为“薜荔多”。义为饿鬼。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九:“薜荔,蒲细,来计反,此译言饿鬼也。”《云笈七籤》卷十:“薜荔者,饿鬼名也。”
三尺:1.剑。2.法律。
横陈:1.横卧,横躺。2.横穿。
古昔:古昔gǔxī古时
华善述
不详
原诗
招隐吟,寒山苍苍日欲沉,风来万木皆萧森。
飞泉激石流清音,听之如玉复如金。
须臾月出罔两侵,猿鸣后林鹤前林。
青松白露光淫淫,珠玑堕地不可寻。
有美一人薜荔襟,横陈古昔三尺琴。
一指未下意已深,广陵之散愁人心,抵节高歌招隐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