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洞

峭崖磨天如立壁,柟根横走松倒植。
呀然一岫惊倒人,空洞坡阤三百尺。
幽阴宜为异物托,角爪痕存犹可识。
想当蟠蛰未奋时,腥风逼人云触石。
一朝偶为旱岁起,卷海作雨飞霹雳。
向来伊吕正如此,莘渭千年有遗迹。
我欲酌酒招蜿蜒,安用辛苦常行天;太平海内多丰年,归来故祠听管弦。

作品评述

《龙洞》是宋代陆游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峭崖磨天如立壁,
柟根横走松倒植。
呀然一岫惊倒人,
空洞坡阤三百尺。
幽阴宜为异物托,
角爪痕存犹可识。
想当蟠蛰未奋时,
腥风逼人云触石。
一朝偶为旱岁起,
卷海作雨飞霹雳。
向来伊吕正如此,
莘渭千年有遗迹。
我欲酌酒招蜿蜒,
安用辛苦常行天;
太平海内多丰年,
归来故祠听管弦。

诗意:
这首诗以龙洞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景色。陆游以独特的笔触展现了峭崖、柟根、岫、洞等自然景物的壮丽和神秘。诗中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思考,通过描写龙洞的奇特景观,表达了对历史遗迹和自然力量的敬重之情。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太平盛世和家国安宁的向往,以及对乡土之情和音乐艺术的回归。

赏析:
这首诗以陆游独特的笔法描绘了龙洞的壮丽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峭崖犹如立起的壁垒,柟根横穿翻倒的松树,一座岫峰惊人地倒下来,洞穴的坡道和阴暗的空洞都有着令人惊叹的高度和深度。这些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中的雄伟和神秘。

诗中还通过描写洞穴中的角爪痕迹,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这些痕迹是古代巨龙或其他神秘生物留下的痕迹,它们存留至今,仍然能够被辨认出来。这表明历史留下的痕迹是可以被发现和理解的,历史的存在与传承在这首诗中得到了体现。

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和家国安宁的向往。他希望能够享受到太平年景,回到自己的故乡,聆听祭祀场所中的音乐演奏。这部分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安定和个人生活的期望,以及对家国情怀和乡土情感的回归。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太平盛世和乡土情感的向往。这首诗展现了陆游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自然、历史、社会的深刻思想的意义。读者可以通过欣赏这首诗,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思考历史的传承和个人对社会的期望。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子歌我三叹,我和子一笑。方期俗耳合,勿与知音道。颇闻古韶卷,不落人间调。悲歌泣鬼神,妙语无余少。

藤花紫蒙茸,藤叶青扶疏。谁谓好颜色,而为害有余。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柔蔓不自胜,袅袅挂空虚。岂知缠树木,千夫力不如。先柔后为害,有似谀佞徒。附著君权势,君迷不肯诛。又如妖妇人,绸缪蛊其夫。奇邪坏人室,夫惑不能除。寄言邦与家,所慎

定结诸山粥饭缘,每归留得杖头钱。穿云更欲携君去,布水多烦为我先。

数子声华久绝尘,更将诗律斩清新。烂如晓日铺红锦,穆若薰风泛绿苹。王谢由来多大手,何刘那得比斯人。从今海内流传偏,在处常应护鬼神。

曾对金銮直,同依玉树阴。雪英飞舞近,烟叶动摇深。素萼年年密,衰容日日侵。劳君想华发,近欲不胜簪。

倾盖相逢尽故人,如君喜色更津津。三更虽共金樽月,半日难留玉尘尘。淮海浮名徒惹手,田园归计好谋身。何时同醉孤山路,笑捻梅花问早春。

绝俗俗无侣。修心心自斋。连崖夕气合。虚宇宿云霾。卧藤新接户。欹石久成阶。树声非有意。禽戏似忘怀。故人市朝狎。心期林壑乖。唯怜对芳杜。可以为吾侪。

长随圣泽堕尧天,濯遍幽兰叶叶鲜。才喜轻尘销陌上,已愁新月到阶前。文腾要地成非久,珠缀秋荷偶得圆。几处花枝抱离恨,晓风残月正潸然。

往事浑如一梦中,回思吴越腋生风。云閒别岭千层碧,日落西湖一抹红。上竺留题陈迹在,孤山游赏故人空。莫将句搅幽人意,我辈缘诗正坐穷。

材如杞梓总堪论,气压龙媒定蹑云。画戟凝香供张饮,彤墀射策待方闻。月中折桂虽堪喜,马上看花未足云。忧国爱君伸素志,始酬劝驾意殷勤。

紫诏征贤发帝聪,绣衣行处扑香风。鹗归秦树幽禽散,星出吴天列舍空。捧日思驰仙掌外,朝宗势动海门中。鞭鞘所拂三千里,多少诸侯合避骢。

中年为此别,悲动故交情。案上云林卷,山中风木声。梦回惊复喜,诗在死如生。几番西郊路,逢师独自行。

宝应城南柳数枝,葭墙艾席是民居。眼前境逆没诗兴,忽有小舟来卖鱼。

将谓清风全扫地,世间今复有虑鸿。

瑶编对秉初修笔,粉署同携夜直衾。虎既蒙皮甘搏噬,鹤因疮羽久呻吟。尽归一网机犹浅,横说三网害最深。想到鄮山多暇日,轲书毋惜细研寻。

太行千里连芳草,独酌一杯天地小。醉卧花间人不知,黄莺啼破春山晓。

西崦残晖薄首邱,与猿同啸鹤同游。山林一出资惊笑,风雨多情管滞留。前别忽来如再世,后期禁得又三秋。湖天倘有相从分,为我何妨割半洲。

上人辞我去行脚,我亦早晚行脚去。天涯海角或重逢,钵饭茎虀又相聚。自笑年登六十七,眼昏耳聩脚无力。触事无能保面墙,百千追悔有何益。少壮学道宜加鞭,危亡不雇勇直前。如一人与万人敌,破坚挫锐成万全。放牛归马群务息,好是太平无事日。塞北归鸿截雾飞,江南野水连天碧。

绿阴时节叶急飞,投分青芜更不疑。横被蛛丝禁得住,舞风一片独多时。

伤心复伤心,流光似飞电。有惠骊龙十斛珠,不如一见君子面。愁人复愁人,满眼皆埃尘。有惠黄金一万斤,不如一见于仁人。我昔读诗书,如今尽抛也。只记得田叔孟温舒,帝王满口呼长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