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

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
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
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
羡此婴儿辈,吹呼彻曙闻。

作品评述

《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是唐代权德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
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
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
羡此婴儿辈,吹呼彻曙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权德舆在七夕节与他的外孙和内子一起玩乞巧的情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七夕节是一个浪漫的节日,象征着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乞巧是指女子们在七夕这天向织女乞求巧妙的手艺和智慧。

首先,诗中提到外孙们争相乞巧,显示了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和对乞巧传统的热爱。接着,作者的内子(指妻子)也加入其中,共同题写乞巧文,展示了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和共享乐趣的场景。

下一节描写了一个隐映在花奁(装饰用的小车)中的场景,花奁上绣有绮席(华丽织物)的图案。这种绚丽的织物被分割成参差不齐的形状,营造出富有艺术感的氛围。

接着,诗中描述了鹊桥临近月亮,河鼓轻轻掩盖着云彩。这是对牛郎织女的传说中的鹊桥和夜晚的浪漫描绘。这里的意象进一步营造了七夕节的浪漫氛围,使人们联想到传说中的爱情故事。

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年轻一代孩子们的羡慕,他们在清晨吹响号角,喊叫声传遍大地。这种情景展示了孩子们活力四溢、充满朝气的特点。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七夕节的乞巧活动和家庭欢乐,传递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家庭温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传统节日和家庭团聚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介绍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人。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歷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復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僕射,谥曰文。德舆积思经术,无不贯综,其文雅正赡缛,动止无外饰,而醖藉风流,自然可慕,为贞元、元和间缙绅羽仪。文集五十卷,今编诗十卷。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畧阳人。元和十三年八月,以病自山南西道节度使任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耕荒凿原时,高趣在希夷。大舜欲逊国,先生空敛眉。五溪清不足,千古美无亏。纵遣亡淳者,何人投所思。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凋尽朱颜白尽头,神仙富贵两悠悠。胡尘遮断阳关路,空听琵琶奏石州。

精卫衔冤切,轻生志可怜。只愁石易尽,不道海难填。幻化存遗魄,飞鸣累一拳。终朝被芥子,何日变桑田。鹃怨啼成血,鸱沉怒拍天。君看尝胆者,终有沼吴年。

每逢佳节何曾坐,唯有今年不得游。张邴卧来休送客,菊花枫叶向谁秋。

晋江江畔趁春风,耕破云山几万重。两足一犁无外事,使君何啻五侯封。

南楼风物远,西郭市声连。蝇虎寒窗搏,蜗牛败壁缘。怀人乔木外,吊古折荷边。富贵今安在,樵归唤渡舡。

黄叶前朝寺,携朋上故基。近山烟外远,芳草露中衰。碛碛风吹面,霏霏雨散池。旅情何许是,排闷强裁诗。

爱风流俊雅,看笔下,扫云烟。正困倚书窗,慵拈针线,懒咏诗篇。红叶未知谁寄,慢踌躇、无语小窗前。燕子知人有意,双双飞度花边。殷勤一笑问英贤。夫乃妇之天。恐薛媛图形,楚材兴叹,唤醒当年。叠叠满枝梅子,料今生、无分共坡仙。赢得鲛绡帕上,啼痕万万千千。

薰风锁重棘,补被去何勇。私我几日间,此意千金重。

虏横干戈密,官清财赋强。饥年无饿莩,乱后有金汤。五郡树佳政,诸公交荐章。忠言动天听,惜去把麾忙。

明朝是岁聊,萍梗身如寄。年光马行疾,时事令人醉。直语显官嗔,上书明主弃。但作送穷文,慎勿言灾异。

掀翻了这名上纱,捣碎了那利下瓦,我这里风中来去由自家。相思里懒将那情字儿挂,就无心也不怕。梦里春秋,今古闲话,究真地里都是假。你就说我拖沓,你就笑我泼洒,且借着那芒杖儿挑着月天大地大。

收尽狂飙卷尽云,一竿晴日晓光新。柳魂花魄都无恙,依旧商量作好春。

寺里掇斋饥老鼠,林间吟嗽病猕猴。豪民遗物鹅伸颈,好客临门鳖缩头。

白雪满空衣,黄芽一朵春。蓝关归去后,问甚世间人。

日暮荒亭上,悠悠旅思多。故乡临桂水,今夜渺星河。暗草霜华发,空亭雁影过。兴来谁与晤,劳者自为歌。

向来种花地,曾与五夫邻。有客我同姓,见君如故人。赤身穷至骨,碧眼妙通神。且问两元老,何时定秉钧。

风入床琴帝梦阑,蓬莱为辍老仙官。袖曾有缚於菟手,头不须簪獬豸冠。桃李无言民自乐,冰霜折指吏应寒。西京人物如南渡,更躐三王一等看。

玉露冷,蛩吟砌。听落叶西风渭水,寒雁儿长空嘹唳。陶元亮醉在东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