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泉分地神篆

漳泉两州,分地太平。
永安龙溪,山高气清。
千年不惑,万古作程。

作品评述

《漳泉分地神篆》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佚名。这首诗词描述了漳泉两州的地理分界,表达了太平盛世的景象和山高水清的自然景色。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漳泉两州,分地太平。
在这太平的年代,漳州和泉州两个州份相互分隔。

永安龙溪,山高气清。
在永安的龙溪地区,群山高耸,空气清新。

千年不惑,万古作程。
这种太平景象已经持续了千年之久,没有受到任何纷争的困扰,而且将会延续到永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漳泉两州的地理分界和自然景色,表达了一个太平盛世的场景。诗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山高气清的自然环境,给人以安宁和宁静的感觉。诗中的太平景象被形容为持久不变,没有受到纷争的干扰,且将会永远延续下去。这种描绘传达了一种对和平的向往和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稳定和安定的追求。

诗词中的漳泉两州和永安龙溪是现实中的地理位置,但在这首诗中,它们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漳泉两州的分界成为了太平的象征,而永安龙溪的山高气清则代表了一种宁静和纯净。通过这种象征手法,诗人将自然景色与社会和谐、太平盛世相联系,使诗词表达了一种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词用词简练,意境清新,给人以平和、宁静的感觉。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喻的手法,诗人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持久和稳定的追求。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情感和意义,展现了唐代诗词的典型特点。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西风落木不胜秋,百雉关门控上游。标柱何人仍破虏,弃繻狂客慢生愁。云开霍岳当天出,雨涨汾河拍岸流。到处登临兴感慨,角声高起夕阳楼。

单与虽不战,都护事边深。君执幕中秘,能为高士心。海头近初月,碛里多愁阴。西望郭犹子,将分泪满襟。

临邛界里杏花村,戏著家人犊鼻裩。试问长卿躬涤器,何如作赋献金门。

翡翠笼深烛影昏,当时一见已销魂。歌残玉宇云千叶,醉损珠帘月一痕。欲说竟成闲撚袖,偷看多是半衔樽。而今惜蕊怜花意,只有垂杨半倚门。

暂别蓬莱海上游,偶逢太守问根由。身居北斗星杓下,剑挂南宫月角头。道我醉来真个醉,不知愁是怎生愁。相逢何事不相认,却驾白云归去休。

莫辞还作吏,且喜速回车。留醉悲残岁,含情寄远书。共看衰老近,转觉宦名虚。遥想清溪畔,幽人得自如。

珠霄境,却似化人宫。梵气弥罗融万象,玉楼十二倚清空。一片宝光中。

二十为郎事汉文,鸳雏骥子自为群。笔精已许台中妙,剑术还令世上闻。归觐屡经槐里月,出师常笑棘门军。莫言来往朝天远,看取鸣鞘入断云。

叶满苔阶杵满城,此中多恨恨难平。疏檐看织蟏蛸网,暗隙愁听蟋蟀声。醉卧欲抛羁客思,梦归偏动故乡情。觉来独步长廊下,半夜西风吹月明。

别酒厌厌一据鞍,远林微迳雪迷漫。伤心不似来时路,柳摆东风絮作团。

香沐整山衣,开君一轴诗。吟当秋景苦,味出雪林迟。经济几人到,工夫两鬓知。因嗟和氏泪,不是等闲垂。

浅浅水,断又续,在山清,出山浊。曲曲折折难回头,呜呜咽咽日夜哭。问伊伤心何其多,悔恨当初出幽谷。

俸禄三年后,程途一月间。舟中非客路,镜里是家山。密雪沾行袂,离杯变别颜。古人唯贺满,今挈解由还。

数刻是归程,花间落照明。春衣香不散,骏马汗犹轻。南渡春流浅,西风片雨晴。朝还会相就,饭尔五侯鲭。

一星就起海隅傍,县弩前驱过射阳。行见斯民无重困,坐令吾道有余光。簿书不碍诗人笔,猿鸟常窥使者章。谈笑自然群吏肃,何须酒後次公狂。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褭褭春幡,恰十日、又逢元夕。人正在、景清堂上,金樽娱客。蜡炬红摇花外竹,宝香清透边石。听儿童、父老说青原,东风国。平易政,人皆悦。真实念,天知得。想旌旗一路,又添春色。满眼变成金色界,举头身近琼楼月。问明年、何处著鳌山,蓬莱北。

日来霜露後,更觉天宇净。

驿道芬菲春气柔,征蹄去去不容留。俯辞南国抠衣佩,直向端门拜冕旒。璧沼从知新训导,石渠旋复细刊雠。泽民致主渊源学,那或浮沉逐悲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