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穷巷吟四章(其二)》
拼音和注音
jī wū cù wǎ xiān liú xián , wū wū ér yǔ shēng kě li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可怜:(动)怜悯。[近]怜悯。②(形)值得怜悯。[近]可惜。③(形)(数量少或质量差得)不值得提起:他的知识贫乏得~|少得~。
语声:语声yǔshēng说话的声音。
流涎:1.流口水。亦用以形容人贪馋的样子。2.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呜呜:1.歌咏声;吟咏声。2.象声词。多形容低沉的声响。3.状声词。形容汽笛的声音。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击?巡夜灯挂肩,栅门半开铜铃悬。
隶卒拥后官在前,琅琅累累拖绁鞭。
十家九户宵不眠,夜半煮粥屋有烟。
饥乌蹴瓦先流涎,呜呜而语声可怜。
我欲饲汝心回旋,已饥不保非汝偏。
西邻瘦狗同瘦鸢,巉岩出骨毛打毡。
弃垢满路无荤膻,往往饿死穷路边。
尔乌弗巢吾屋颠,明朝日出当晨餐,空橐已无青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