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黄景仁的《三江口阻风》
拼音和注音
fēng bō rú cǐ lái hé shì , rì mù chóu xīn mǎn dòng t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洞庭:广阔的庭院。湖名。即洞庭湖。湖名。太湖的别名。山名。在江苏省太湖中。有东西二山,东山古名莫厘山﹑胥母山﹑元明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西山即古包山。
风波:(名)比喻波折和纠纷:平息~。
何事:什么事;哪件事。为何,何故。
日暮:(名)傍晚:~时分|~归来。
如此:(代)这样:理应~|果真~|变化~之快。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原诗
槲叶阴中水雾腥,鹧鸪啼处一舟停。
无端浪挟巴丘白,不尽天垂梧野青。
窗外三江流浩浩,雨馀七泽气冥冥。
风波如此来何事,日暮愁心满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