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朱熹的《又和秀野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jiāng gāo qíng rì lì fāng huá , cuì zhú shū shū yìng bái shā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白沙:白色沙砾。即白鲨。
芳华:1.香花。《楚辞·九章·思美人》:“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南朝梁简文帝《梅花赋》:“折此芳花,举兹轻袖。”宋范成大《光相寺》诗:“峰顶四时如大冬,芳花芳草春自融。”明陈子龙《上巳城南雨中》诗:“春甸摇芳华,长林縈幽壑。”2.比喻青春年华。闽王继鹏《批叶翘谏书纸尾》诗:“人情自厌芳华歇,一叶随风落御沟。”明文徵明《和答石田先生落花》一:“无情刚恨通宵雨,断送芳华又一年。”清龚自珍《洞仙歌》词:“奈西风信早,北地寒多,埋没了,弹指芳华如电。”
翠竹:碧绿的竹子。
晴日:晴天。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原诗
江皋晴日丽芳华,翠竹疏疏映白沙。
路转忽逢沽酒客,眼明惟见满园花。
望中景助诗人趣,物外春归释子家。
向晚却寻芳草径,夕阳流水绕村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