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田封建图

为成者十复为终,终十还为百里同。
只为诸儒泥方法,不知起数总皆纵。

作品评述

《井田封建图》是宋代诗人陈子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

为成者十复为终,
终十还为百里同。
只为诸儒泥方法,
不知起数总皆纵。

诗意解读:
这首诗词探讨了井田制度和封建社会的问题。井田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土地分配制度,通过将土地分割为九块,其中一块归国家所有,八块分配给农民,以达到公平分配土地的目的。诗中的“为成者十复为终”指的是通过十次重复的努力,最终达到完成目标的状态。而“终十还为百里同”则表示即使完成了这个目标,最终也只是成为了百里之外的一个普通人。

诗人表达了他对封建社会的不满,认为封建制度不公平,只是让那些学官们沉浸在文人的泥沼中,却不知道整个社会的命运都被放任自流。

赏析:
陈子常通过这首诗词传达了他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社会阶级固化的不满。他认为井田制度虽然表面上是为了公平分配土地,但实际上只是一种形式主义,它并没有改变社会中的阶级差距和不公平现象。

诗人以简练的语言,点出了诸儒泥古不化的问题,暗示了封建社会的僵化和官僚主义。他认为这种制度只是让那些学官们追求虚名,而忽略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首诗词通过对井田制度的讽刺,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弊端,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人们盲目追求功名利禄的警示。它呼唤着社会的改革和进步,倡导着追求真正的公平和正义。

诗词推荐

敬亭山外人归远,峡石溪边水去斜。茅屋老妻良酿酒,东篱黄菊任开花。

红杏墙头树。紫萼香心初吐。新年花发旧时枝,徘徊千绕,独共东风语。阳台一梦如云雨。为问今何处。离情别恨多少,条条结向垂杨缕。此事难分付。初心本谁先许。窃香解佩两沈沈,知他而今,记得当初否。谁教薄幸轻相误。不信道、相思苦。如今却恁空追悔,元来也会忆人去。

羁怀不复耐悲欢,清镜朝朝雪鬓繁。谢傅畏逢亲友别,庞公思遗子孙安。残骸累岁归民伍,半俸今春上县官。闭户惟须学坚坐,不知更败几蒲团?

一鸣场屋老书生,晚节蹉跎百不成。旧试卷忘涂注乙,新吟藁漫草真行。柄臣全似逢崔胤,座主徒劳识李程。第五阿房关许事,樊川终自有诗名。

杖策窥园日数巡,攀花弄草兴常新。董生只被公羊惑,肯信捐书一语真。

掖门相对敞铜鐶,(巘去山加车)(巘去山加车)飞甍在两间。润色平生知地禁,登临此日愧身闲。浮云倒影移窗隙,落木回飙动屋山。忽忆初来秋尚早,紫微花点绿苔斑。

云无一缕干明月,桥有千寻卧渌波。料得人间无此景,中秋对月兴如何。

朱瑶唐晚辈,得法尚雄深。满寺空遗迹,何人识苦心。长廊欹雨脚,破壁撼钟音。成坏无穷事,他年复吊今。

翠黛随妆浅,铢衣称体香。好风偏与十分凉。却扇含情独自、绕池塘。碧藕丝丝嫩,红榴叶叶双。牵丝摘叶为谁忙。情到厌厌拚醉、又何妨。

冬月如御史,正色凝云端。风霜何凛凛,一见应胆寒。乌飞绕三匝,禁树相团栾。心术晦昧人,不敢抬头看。

流年直是隙中驹,别后情怀懒似疏。天上又颁新岁历,床头未答故人书。殷勤鱼雁功曹檄,狼藉杯盘上客鱼。好在仲宣家万里,从军苦乐定何如。

仙去时移境尚同,岩花开落为谁容。歌沈石鼓泉空响,局冷纹枰雾半封。山上丹桃无核种,甑头青{左食右迅}自机舂。翠眉不是人间俪,笑杀王孙不再逢。

渺渺湘水波,浩浩衡山云。悠悠我之思,皎皎兮美人。美人不可见,陵谷日迁变。风尘方纷攘,意者生死判。雁来信可通,岂若重会逢,恨无健羽翮,万里飞相从。腰下黄金佩,人间紫马贵。还疑衮绣身,易夺丘园志。鹤发几七旬,年与君为邻。交至老弥笃,恨弗时相亲。急流中勇退,一舸

不须酒列吸云红,剌叶潜令与柄通。碧色轮困弯到底,黄流潋滟注当中。醉来欲捉波心月,醒后因吹水面风。欲笑求仙求不得,金茎半折露盘空。

行到湖边却筍舆,眼中浑似画屏纡。梅花又作临风笑,亦有高人似旧无。

一水东流阔,诸峰右转深。蟾规欲破晕,天杵不盈寻。浦逗分风席,洲喧避缴禽。凭高机事息,并为汉川阴。

泽畔骚人未放回,江边又探腊前梅。已知无木相先得,固使凌寒特地开。杜老阁前劳赋咏,玉川窗外独惊猜。试思感旧伤千里,可以临风举一杯。

尚书未出守,爱子向青州。一路通关树,孤城近海楼。怀中江橘熟,倚处戟门秋。更奉轻轩去,知君无客愁。

古人重好古,今人徒赏今。赏今拘近俗,何以劳寸心。昔者臞面仙,分符此来临。邦君舍华轩,老人独散襟。从容尘领间,消息禅虑深。道人本绝俗,猗兰故相寻。风流右将军,寂寞支道林。泉石诚膏肓,此病难与箴。瓶盂饱粥饭,巾氎替裳簪。万家辞近市,雨碧依遥岑。迩来四十年,何人

西楼远对鼎山斜,野客来寻驾鹿车。竹屿暝烟浮翠黛,石田秋雨润银沙。清尊未酌心先醉,往事重论鬓欲华。肯借溪南三亩宅,从君学种邵平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