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都

历历兴亡败局棋,登临疑梦复疑非。
断霞落日天无尽,老树遗台秋更悲。
沧海忽惊龙穴露,广寒犹想凤笙归。
从教尽铲琼华了,留在西山尽泪垂。

作品评述

《出都》是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时局兴衰的触动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历历兴亡败局棋,
登临疑梦复疑非。
断霞落日天无尽,
老树遗台秋更悲。
沧海忽惊龙穴露,
广寒犹想凤笙归。
从教尽铲琼华了,
留在西山尽泪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兴衰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作者通过描绘历史的兴衰败局,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政治变迁的疑虑。他登上高山,眺望远方,却感到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境之中,对所见所闻产生了怀疑和困惑。

诗中的“断霞落日天无尽”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无尽流逝。老树遗留下的孤台,更增添了秋天的凄凉之感。这些景象与作者内心的忧伤相呼应,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岁月变迁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沧海忽惊龙穴露,广寒犹想凤笙归”运用了神话中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沧海惊现龙穴,象征着国家的动荡和危机;广寒仍然期待凤笙的归来,寄托了对国家繁荣和安定的期望。

最后两句“从教尽铲琼华了,留在西山尽泪垂”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看透和对人生的无奈。他认为一切荣华富贵都将消逝,只有泪水会留下来。这种对名利的超脱态度,体现了作者对人生追求的深思和对虚荣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历史兴衰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名利的超脱态度。它以深邃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展现了元好问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推荐

杳杳锺初发,昏昏户闭时。巢禽投树尽,疲马入城迟。醉唱眠茅屋,晓光透槿篱。荷锄休带月,亭长竖毛眉。

断崖流水。香度青林底。元配骚人兰与芷。不数春风桃李。淮南丛桂小山。诗翁合得攀翻。身到十洲三岛,心游万壑千岩。

我是曾孙孙又孙,今朝始谒武夷君。三英秀峙千岩合,九曲平空两岸分。丹壑何年流绛水,幔亭整日鏁红云。一生湖海江三白,早向溪头累石坟。

据炉肃坐,听瓶笙、别有天然宫徵。纸帐屏山浑不俗,写出江南烟水。檠短灯青,灰闲香软,所欠惟梅矣。风飞无定,数声时颤窗纸。试问夜已何其,呼童起看,月上东墙未。天外忽闻征雁过,还把音书来寄。短简埋烟,轻蓑鸣雨,已办征船计。放教归去,故乡江上鱼美。

少年万里走尘埃,归卧柴荆昼不开。十事真成九败意,一春知复几衔杯?波清凭槛观鱼乐,风紧勾帘待燕回。催唤比邻同晚酌,旋烧筀笋摘青梅。

日日双萤火,乾坤一鹊巢。野轩有凉户,谁敢等闲敲。

剡水迂回彻底清,滥觞从此一泓澄。晓来蜡屐冲寒上,踏碎山头十里冰。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银河清夜决,一派落岩前。雷激惊龙蛰,霜飞冷鹤眠。醉乡思入圣,吟骨欲登仙。世路风波恶,山中别有天。

蜀苍梅花号两龙,千年矫立受霜风。若为健步能移取,远供寒香寿乃翁。

缄题千里候寒暄,怅恨郊荆独我班。目断樯乌五两远,书凭河鲤一双还。金陵风月供吟啸,钟阜烟萝想纵攀。尽把锦囊新咏句,小胥妙寄勿令悭。

性便野服厌朝裾,一意归休学二疏。门外浑无俗士驾,案头惟有道家忆。胜游但欲寻蓬岛,旧事那能记石渠。亦拟冥搜酬绝唱,惭将瓦砾报琼琚。

望花外、小桥流水,门巷愔愔,玉箫声绝。鹤去台空,佩环何处弄明月。十年前事,愁千折、心情顿别。露粉风香谁为主,都成消歇。凄咽。晓窗分袂处,同把带鸳亲结。江空岁晚,便忘了、尊前曾说。恨西风不庇寒蝉,便扫尽、一林残叶。谢杨柳多情,还有绿阴时节。

艳艳春娇入眼波。劝人金盏缓声歌。不禁粉泪揾香罗。暮雨朝云相见少,落花流水别离多。寸肠争奈此情何。

水陆尽经过,地暄晴更和。鸟声临水近,人影向桥多。细雪倾残橘,轻冰脆立荷。少为盐米计,听彻竹枝歌。

丰乐华楼已劫灰,涌金春色未尘埃。道人有道轩窗静,那处湖光不好来。

花额上堆翠葆,远山横处星眸。绛宫深锁暮云浮。月破黄昏时候。谁谓霞衣玉简,便孤彩凤秦楼。桃源不禁昔人游。曾是刘郎邂逅。

飘然绿毛节,杳去洛城端。隔水见秋岳,兼霜扫石坛。一溪松色古,半夜鹤声寒。迥与人寰别,劳生不可观。

渔村留得旧蓑衣,鹭侣鸥朋共断矶。衰发三千余丈白,倦游五十二年非。清风明月天四壁,老木苍藤草半扉。寂寞相从交有道,骊驹未可遽言归。

汉包六合纲英豪,一箇冥鸿惜羽毛。世祖功臣三十二,云台何似钓台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