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柏树子

七百甲子老禅和,安贴家邦苦是他。
人问西来指庭柏,却令天下动干戈。

作品评述

《庭前柏树子》是宋代释重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自身修行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触动。

诗词中的"庭前柏树子"一词,可理解为诗人在庭院前的柏树下写下的作品。第一句"七百甲子老禅和",表明诗人已经度过了七百个甲子(甲子为六十年的周期),意味着他已经是一个年老的禅师。"禅和"一词则指诗人修行的境界。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安贴家邦苦是他"这句话传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国运的忧虑之情。"安贴"意味着默默奉献,"家邦"指的是国家,"苦是他"则表明作者认为国家的困境和苦难应该由自己来承担。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回应了人们关于他来自何处的问题,指出自己来自西方,并以庭前的柏树作为象征。"人问西来指庭柏"中的"西来"指的是禅宗源自印度的事实,"指庭柏"则在形象上将诗人的归属感与庭院中的柏树联系在一起。

最后两句"却令天下动干戈",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和触动。这句话暗示着诗人的修行和思想传播将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引起天下的动荡和变革。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身份、思考和对社会的关切。通过对自身修行和社会现实的思考,诗人将个体与社会相结合,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思索和期望。

诗词推荐

雨馀山石洗孱颜,卧虎蹲羊各自闲。杖屡贪穿秋色好,不知衣惹藓痕斑。

艺此百亩园,池亭粗供游。新从小堂阴,经营学山丘。攒丛数百树,如对旷士流。奇石皆有情,听诗疑点头。方池正当前,风定清若油。照影画不成,叶茂枝相樛。心静境自来,非关苦寻搜。知我与罪我,此话同春秋。委顺付天命,万事杯中浮。莫疑头上丝,曾因利荣愁。若无忘斯言,长年

云去云来几点星,城头画鼓转三更。草深萤聚浑成怜,月暗鹤飞惟有声。何处夜航鸣橹过,沧江如镜烟半破。忽然长啸惊沙鸥,飞入前山不留个。

缟袂啼香,为谁一滴春心碎。淡黄深翠。不似当时态。东洛缁尘,依旧交情耐。空憔悴。玉人何在。细雨疏烟外。

摧藏褫冠冕,寂寞归丘园。一瓢俱好学,伯仲吹篪埙。正以此易彼,高车择朱门。得失固有在,难为欲人言。

紫牡丹开竞洛豪,春风吹面看栽桃。琼琚多少非初服,却笑梅花不入骚。朱顶千年去不回,两峰南北白云堆。谁人得似黄公子,不爱闲花尚爱梅。

谁知莹澈。惟有碧天云外月。一见风流。洗尽胸中万斛愁。剩烧蜜炬。只恐夜深花睡去。想得横陈。全是巫山一段云。

未必山东相,能留塞北声。一身扶国是,九鼎重吾盟。水镜人材地,风流月旦评。早收霖雨去,星角看春耕。

扭碎东山鼻孔,牵断佛眼耳轮。一等施呈毒手,腕头力重千钧。饫饕示味,饱听圆音。汉室威仪重复见,紫芝香散碧岩春。

残雪覆枯颅,手扶短榔栗。送酒无苏州,一醉未易得。青旗猎猎秋风吹,长瓶一吸亦足奇。但办道傍常醉倒,不须解作藏真草。

顷来兴味少,旬日不为诗。昏昏但思眠,疲病知吾衰。岂无篱边菊,不欲牛酒卮。络纬尔何苦,终夕鸣声悲。

无本于为文,身大不及胆。吾尝示之难,勇往无不敢。蛟龙弄角牙,造次欲手揽。众鬼囚大幽,下觑袭玄窞。天阳熙四海,注视首不颔。鲸鹏相摩窣,两举快一啖。夫岂能必然,固已谢黯黮.狂词肆滂葩,低昂见舒惨。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澹。蜂蝉碎锦缬,绿池披菡萏。芝英擢荒榛,孤翮

远过张正见,诗兴自依依。西府军城暮,南庭吏事稀。草檐宜日过,花圃任烟归。更料重关外,群僚候启扉。

安车尘尾道衣装,里闬过从乃是常。闻说洞天多似此,吾乡殊不异仙乡。

九劫半依山,经营昔甚艰。周遭严佛宇,直上俯天关。登陟缘梯险,淹留布坐悭。椽楹亦涂附,棂槛遍朱殷。白日分明到,青云咫尺攀。龙潭斜影落,鸟翼怯飞还。基构从吴晋,声名动朔蛮。灯然时照耀,梵唱每循环。往事稠重问,前朝指顾间。谁知息心处,香火老僧间。

崒嵂三带带白湾,谁开兰若翠微间。竹林云懒禅心定,草径苔荒屐齿斑。天入碧岚成玉宇,鸟飞青嶂出尘寰。此中即是蕊珠境,遮莫閒吟一解颜。

虽言千骑上头居,一世生离恨有馀。叶下绮窗银烛冷,含啼自草锦中书。

岁暮远交朋,携筇背洛城。往来兴废地,今古别离情。叠翠嵩峰色,泻寒伊水声。他年再相会,却讶白髭生。

种花鄙弱植,种柳恶连阴。主人种竹意,闓爽见灵襟。猗猗复劲节,凛凛况虚心。晚岁示贞操,清风应好音。扶疏高轩下,众景为萧森。世袭万户封,奚取千亩林。

人寰急景如波委,客路浮云似盖轻。回首故山天外碧,十年无计却归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