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镇长在,不是坐禅并体拜。
实相元来岂用修,越古超今含法界。

作品评述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石头和尚草庵的颂扬和赞美,同时探讨了禅宗修行的真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镇长在,不是坐禅并体拜。
实相元来岂用修,越古超今含法界。

这首诗词的诗意非常深远。首先,诗中提到了"镇长",这指的是石头和尚,表明他的存在和坚定不移的信仰。他不仅仅是静坐冥想,还能以身体力行地奉献和供养。

诗词中的"实相元来岂用修"表达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实相指的是事物的本质和真实状态,它本来就存在于世间,不需要通过修行去追求或改变。这一观点与其他宗教和哲学思想有所不同,强调内心的觉悟和直觉。通过禅修,人们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达到超越古代和现代的境界。

最后一句"越古超今含法界"揭示了禅宗修行的深远意义。禅修的目标是超越世俗的界限,融入法界。法界是普遍存在的真实境界,禅修者通过内观和觉察,能够领悟到这一境界的存在和本质。

这首诗词赏析了禅宗的思想和修行方法。它通过简练而深邃的语言,传达了禅宗的核心理念。作者以石头和尚为象征,表达了禅修者应有的品质和精神境界。这首诗词引人深思,提醒人们在喧闹的世界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觉悟。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登寻丹壑到玄都,接日红霞照座隅。即向周回岩下看,似看曾进画图无。

读书但觉惭轮扁,补吏非能去箭张。白发归为林下叟,固应饥下餍糟糠。

垢衣忘浣虱游须,岂有村情似长瑜。作圣德诗无乃怪,进文鉴序近于谀。热中人有谗余者,殿后天将寿我乎。晚觉陶翁嗔子懒,不如坡老愿儿愚。

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

多少濂溪生并时,两程夫子咏而归。须知宇宙何曾隐,鱼自川游鸟自飞。

吴越东南富百城,路人应羡绣衣荣。昔时结客曾游处,今见焚香夹道迎。治世用刑期止杀,仁心听狱务求生。时丰讼息多余暇,无惜新篇屡寄声。

无食又无衣,逐儿安所之。不辞履霜苦,犹谓罪当笞。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入众妙门,玄之又玄。

新竹成林犹带粉,早身出水便成针。日长门巷无人过,一鉴齁齁夏木阴。

风颠下枪刺泥深,水长移船入港频。帝子有情留客子,主人何幸得乡人。星辰相纬周三卫,日月为常汉九宾。公若赐环吾解缆,一般风色两家春。

兴来雷出土,万箨起崖谷。

筠阳多胜致,夫子纵游遨。凤鸟瑞不见,鲈鱼价转高。门开沙觜静,船系树根牢。谁解伊人趣,村沽对郁陶。

二十年前过此间,旅囊羞涩笔头悭。时来山色与人好,我亦诗肠似海宽。旧事消除身后梦,新声惭愧路旁官。乘车衣锦浑闲事,留此功名竹帛看。

我与良翁似有缘,命名与述战龙天。事忙不记垂弧旦,恰到渠家遇晬筵。

武昌赤壁吊周郎,寒溪西山寻漫浪。忽闻天上故人来,呼船凌江不待饷。我瞻高明少吐气,君亦欢喜失微恙。年来鬼崇覆三豪,词林根柢颇摇荡。天生大材竟何用,只与千古拜图像。张侯文章殊不病,历险心胆原自壮。汀洲源雁未安集,风雪牖户当塞向。有人出手办兹事,正可隐几穷诸妄。

江上园庐荆作扉,男驱耕犊妇鸣机。林峦当户茑萝暗,桑柘绕村姜芋肥。几亩稻田还谓业,两间茆舍亦言归。何如一被风尘染,到老云云相是非。

归来峰下霜如水。明月三千里。幽人独立瞰长淮。谁棹扁舟一叶、趁潮来。洞庭湖上银涛观。忆我烟蓑伴。此身天地一浮萍。去国十年华发、欲星星。

君不见北风吹淮风浪黑,铁马千群凝一色。当时庙论孰经济,将相无言潜动魄。或云南纪当何忧,今代诸葛身姓刘。陆下唤取守淮甸,彼有胜算逾干矛。登时诏语从天坠,汜为先锋制置。并遣健士付阿权,等是两淮兵马地。岂期将溃兵川流,翻手忽忽无十州。前时冠剑错准抉拟,此事吐口贻

心体自然安用养,多因迷欲易成昏。但能寡欲无私累,本体清明理自存。

声求不可求,见迹不寻牛。迹在牛还在,不求何自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