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送刘生之金陵就昏(其一)》
拼音和注音
shào nián pín shǒu lù , jiāng zuǒ wèn xiāng yu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少年:指年龄在十岁上下到十五六岁阶段的人。
江左:古时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也叫“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也指东晋、宋、齐、梁、陈各朝统治的全部地区。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少年频首路,江左问乡园。
廉吏难为子,忠臣易有孙。
礼方恙雁执,诗有兔丝言。
自此孤生竹,依依泰岱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