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

城头月落尚啼乌。
朱舰红船早满湖。
鼓吹未容迎五马,水云先已漾双凫。
映山黄帽螭头舫,夹岸青烟鹊尾炉。
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

作品评述

《瑞鹧鸪》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晚景色,并表达了诗人对平静宁谧生活的向往。

译文:
城头月落尚啼乌。
朱舰红船早满湖。
鼓吹未容迎五马,
水云先已漾双凫。
映山黄帽螭头舫,
夹岸青烟鹊尾炉。
老病逢春只思睡,
独求僧榻寄须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色,城头的月亮已经落下,但仍然有乌鸦啼叫。湖面上停满了朱红色的船只。鼓吹乐音还未奏响,却已经有水云漾动双凫的倒影。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映山黄帽螭头的船只,以及夹岸上青烟袅袅、形状如同鹊尾的炉子。这些景物勾勒出一幅安静而宁谧的画面,给人以舒适和平和的感觉。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老病交加,在春天到来时只想睡觉的心情。他寻求寄托于僧榻上的片刻安宁。这表明诗人对于繁忙喧嚣生活的厌倦,渴望一种宁静和内心的宁谧。

《瑞鹧鸪》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表达了苏轼对平静宁谧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忙喧嚣的生活的厌倦。这首诗词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描绘景物的细节,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和安宁的追求。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清新,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萨面。菩萨与夜叉,不隔一条绵。

鹧鸪

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

鹧鸪

青灯知有喜,花发满堂红。宝饼攒金蚁,琼钗缀玉虫。根非滋夜雨,蘂绽春风。照破乾坤事,能攘日月功。燄凝中夜露,烬落五更钟。蟾桂光无比,冰花巧不同。无香开瑞瓣,有燄似珍丛。鹊噪欢娱定,蛛丝信息通。今宵真有感,好事喜相逢。不假金乌照,应非玉斧工。草虫空乱树,野燐谩

鹧鸪

译案多年润法音,性根虽钝信根深。无明不起冤亲等,应有龙天证此心。

鹧鸪

江心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独浣纱。可怜应是阳台女,对坐鹭鸶娇不语。掩面羞看北地人,回身忽作空山语。苍梧秋色不堪论,千载依依帝子魂。君看峰上斑斑竹,尽是湘妃泣泪痕。

鹧鸪

楼船上水不寸步,两山惨惨愁将暮。一声霹雳天欲雨,隔江草树忽起舞。风从海南天外来,怒吹峡山山倒开。百夫绝叫椎大鼓,一夫飞上千尺桅。布帆挂了却袖手,坐看水上鹅毛走。

鹧鸪

戚戚在歧路,茕茕归邺都。病多双鬓换,天远一身孤。晚饭到吴市,秋吟向野芜。扁舟今夜月,难遣客愁无。

鹧鸪

浅为玉茗深都胜,大曰山茶小树红。名誉漫多朋援少,年年身在雪霜中。

鹧鸪

自古重名器,未尝轻授人。煌煌东郡守,灿灿两朱轮。父祖继居此,恩荣谁与邻。秋风度河水,马足不生尘。

鹧鸪

孟阳风月小弥明,犹子于今有典刑。已得旌阳传道妙,犹从彭泽乞诗灵。

鹧鸪

驱马马走山,回车车渐水,涂穷我何适,恸哭盈襟泪,巢居识风声,穴藏知雨意,救斗曾得伤,缨冠亦可已,

鹧鸪

报道倾城出洞房。水边疏影弄清香。风流更有小鸳鸯。蝉鬓半含花下笑,蛾眉相映醉时妆。梦魂不到白云乡。

鹧鸪

经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今日始知高处险,不如归卧旧林丘。

鹧鸪

满插瓶花罢出游,莫将攀折为花愁。不知烛照香薰看,何似风吹雨打休?

鹧鸪

采芝商山秦四皓,象戏橘中为四老。我疑此画即其人,有时以酒陶天真。丹青不知谁好手,作此饮态妙入神。摩挲半世江湖眼,古锦轴中舒复卷。细将物色辨人物,乃是晋时刘毕与陶阮。一琴无弦横膝上,一琴团团明月样。一人持杓坐甕边,一人手携文一编,是中必写酒德篇。诸君伤时强自

鹧鸪

龙焙尝茶第一人,最怜溪岸两旗新。肯分方胯醒衰思,应恐慵眠过一春。

鹧鸪

赠窆充幽隧,鸣箫异素轮。山丘华屋远,桃李故蹊春。使幕被愁雾,谈犀委暗尘。须知悟生灭,终得法为身。

鹧鸪

巫峡山,西来昂伏知几变。扶舆转磅礴,浑沌开生面。中擘行悬流,晴碧天一线。石根浪文摺,龛窦相贯穿。最高壁斗间,衣褶横素练。参差缀红雪,黄云覆葱蒨。其巅翳丛木,深窈兀古殿。三窍连嵚崟,残简隐约见。世传此兵书,异人之所撰。大始留至今,文字磨灭半。坤灵护取将,赤日

鹧鸪

夕阳半落红犹在,寒月初升白未匀。流水孤村天欲暮,颓檐败壁野无人。雀衔遗芥营巢急,蛛绎新丝织网频。欲问前朝无故老,髑髅落地路荆榛。

鹧鸪

造化从来不负人,万般红紫见天真。满城车马空撩乱,未必逢春便时春。

鹧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