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李慈铭的《乐毅墓和郑盦》
拼音和注音
shēng hé qí bīng wǔ guó lái , sǐ yóu mái gǔ bàng jīn tá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金台:1.金砌的台;华美的台。2.神话传说中神仙居处。3.黄金台的省称。比喻延揽士人之处。4.指古燕都北京。
奇兵:(名)出其不意地进行攻击的军队。
埋骨:埋葬尸骨。
李慈铭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原诗
生合奇兵五国来,死犹埋骨傍金台。
能军世尽推骑劫,爱士人惟礼郭隗。
终使客卿沦异地,空传书语感奇才。
望诸莫表将军墓,知为昭王首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