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萧秋屋韵

芦花作雪照波流,黄叶声中一半秋。
明月婵娟千里梦,扁舟汗漫五湖游。
星辰活动惊歌笑,风露轻寒敌拍浮。
赢得年年清赏处,山河全影入金瓯。

作品评述

《和萧秋屋韵》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芦花作雪照波流,黄叶声中一半秋。
明月婵娟千里梦,扁舟汗漫五湖游。
星辰活动惊歌笑,风露轻寒敌拍浮。
赢得年年清赏处,山河全影入金瓯。

中文译文:
芦花像雪一样映照着波浪流动,黄叶的声音中有一半的秋天。
明亮的月亮在千里之外如梦般婵娟,小船在五湖之间自由畅游。
星辰活动,惊动歌声和笑声,微风和露水轻轻拍打着浮动的船身。
每年都能在清澈的赏景之处获得收获,山河的美景完整地映入金色的酒杯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的追求。

首先,诗中描绘了芦花如雪一般在波浪中映照的景象,黄叶的声音也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这些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对季节变迁的感慨。

其次,诗中提到了明亮的月亮在千里之外如梦般的美丽。这里,作者通过描绘月亮的婵娟之态,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扁舟在五湖之间自由畅游,象征着作者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对旅行的向往。

接着,诗中描述了星辰的活动,惊动了歌声和笑声。这里,作者通过描绘星辰的活动,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活力和生机的赞美。风露的轻寒拍打着船身,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的亲近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中提到每年都能在清澈的赏景之处获得收获,山河的美景完整地映入金色的酒杯中。这里,作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享受。山河的美景映入金色的酒杯,象征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写,使整首诗词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情感共鸣。

作者介绍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初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爲名,改字履善,中举后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爲宁海军节度判官。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除秘书正字,累迁着作佐郎兼刑部郎官。以上疏劾董宋臣,出知瑞州。五年,迁江西提刑。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召除尚右郎官。五年,知宁国府。六年,召除军器监兼学士院权直,以忤贾似道,罢。九年,起爲湖南提刑。十年,改知赣州。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渡江,应诏勤王,除枢密副都承旨,浙西江东制置大使兼江西安抚大使。二年,除右丞相、枢密使,诣元军议和,被拘。押至镇江,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同年五月,端宗继位,改元景炎,召赴福州,拜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兵周旋于汀州、漳州一带。景炎二年,败于空坑,出南岭。三年,授少保、信国公,移屯海丰,军溃被执北行,在道绝食八日不死。拘燕三年,终不屈。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遇害。着作遭难后散佚,元元贞、大德间其乡人辑编爲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明初重加编次爲诗文十七卷,另有《指南录》、《指南后录》、《集杜诗》等传世。事见本集卷一七《文山纪年录》,《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文天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张元喻刻《文山先生全集》爲底本,校以明景泰六年韩雍刻《文山先生文集》(简称韩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文山集》(简称四库本)。《集杜诗》各本诗句诗题都有舛误夺漏,酌据《杜少陵集》(简称杜集)订补。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冰开御水龙鳞细,日照宫梅麝炷烘。欲看人间花灼灼,不妨葛藟共春风。

红旆萦林却转,琼筵就水重开。荷香着衣不去,竹色映酒遥来。

铁骑几时回,金闺怨早梅。雪寒花已落,风暖叶应开。夕逐新春管,香迎小岁杯。盛时何足贵,书里报轮台。

四海眼独高,江湖走蹒跚。帝念风霜饱,命之官仙班。刺天纷群飞,政尔衮衮难。鹿挟朱轮去,勇哉支狂澜。

白水沿堤护绿苗,鸡鸣犬卧柳边桥。数家虽不成村落,一梦何曾到市朝。

天厩新颁玉鼻騂,故人共敝亦常情。相如虽老犹能赋,换马还应继二生。

登起翻成坐睡昏,鹊声唤我步前轩。竹扉日隙针来大,射壁千千弹子痕。

一本两花新,重滋旧畹春。难教入凡梦,唯共何天真。沮溺终稳隐,夷齐又得仁。临风如欲笑,笑着独醒人。

日暖经冰泮,潜回律管春。初惊柳色重,渐见草芽新。樽酒留欢少,云溪入梦频。惟应五侯地,行乐及芳辰。

六幕西回斗转车,鲜云点缀玉钩斜。天孙已渡黄姑渚,阿母还来汉帝家。

千岩围一寺,入境便无尘。古木犹知已,高崖若正人。山灵袪虎迹。石髓幻龙身。上有通天窍,民愁独未伸。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暂借清溪伴钓翁,沙边微雨湿孤篷。从今诗在巴东县,不属灞桥风雪中。

高阁连城十二栏,西风领客共跻攀。半帘烟雨长江外,千里湖山咫尺间。雁带秋声归别浦,莺分春色过巴山。当年蛱蝶知谁画,一梦庄周去不还。

南郊旧坛在,北渡昔人空。残阳淡淡无语,零落故王宫。前日雕兰玉砌,今日遣台老树,尚想霸图雄。谁谓埋金地,都属卖柴翁。慨悲歌,怀故国,又东风。不堪往事多少,回首梦魂同。莫上小楼上,愁满月明中。

火树知谁种,灯花凝不销。何人知此意,有喜在明朝。儿爱抄诗卷,童欢进酒瓢。纱笼添护惜,莫要隙风摇。

代天襟量服英髦,能扈王舟出海潮。轻重裴公陈梗切,安危汉孺绝麾招。吟笺访古羊腾石,奕局行春柯烂樵。谢傅不应丘壑尚,绝尘机警冠当朝。

一水横空翠,群山送远阴。临流新柳媚,隔岸小楼深。五斗渊明米,朞年子贱琴。可人山水县,莫倦读书音。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霑 同:沾)

柳绕平湖绿映堤,堤边柳色更相宜。风来众绿一时动,不为愁人住少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