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1]
追旅思,[2]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作品评述

【注释】:
[1]黯:形容心情忧郁。黯乡魂: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语。
[2]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羁旅之思。

  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
  “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本。
  “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幕时分的秋景。
  “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芳草”历来也是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之一,如传为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草,更行更远还生”。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
  下片“黯乡魂”二句,径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
  “夜夜除非”二句是说只有在美好梦境中才能暂时泯却乡愁。“除非”说明舍此别无可能。但天涯孤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了。“明月楼高”句顺承上文: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团,反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发出“休独倚”之叹。
  歇拍二句,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是真情流溢、大笔振迅之作。

【集评】

《词苑》引《历代诗余》:范文正公《苏幕遮》“碧云天”云云,公之正气塞天地,
而情语入妙至此。
邹祇谟《远志斋词衷》:范希文《苏幕遮》一阕,前段多入丽语,后段纯写柔情,
遂成绝唱。
许昂霄《词综偶评》:铁石心肠人亦作此消魂语。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写天连水,水连山,山连
芳草;天带碧云,水带寒烟,山带斜阳。自上及下,自近及远,纯是一片空灵境界,即
画亦难到。下片触景生情。“黯乡魂”四句,写在外淹滞之久与乡思之深。“明月”一
句陡提,“酒入”两句拍合,“楼高”点明上片之景为楼上所见。酒入肠化泪亦新。足
见公之真情流露也。
继昌《左庵词话》:希文宋一代名臣,词笔婉丽乃尔,比之宋广平赋梅花,才人何
所不可,不似世之头巾气重,无与风雅也。
-------------------------
此词以低徊婉转、沉雄青刚的笔触,抒写了羁旅相思的情怀 。词的上片写秾丽阔远的秋景 ,暗透乡思;下片直抒思乡情怀。全词大笔振迅,意境深阔。
上片起首两句点明节令,从高低两个角度描绘出廖廓苍茫、衰飒零落的秋景。
三、四两句 ,从碧天广野写到遥接天地的秋水。秋色 ,承上指碧云天、黄叶地 。这湛碧的高天、金黄的大地一直向远方伸展,连接着天地尽头的淼淼秋江。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烟霭本呈白色,但由于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而莫辨,如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所以说“寒烟翠”。“寒”字突出了这翠色的烟霭给予人的秋意感受 。这两句境界悠远 ,与前两句高广的境界互相配合,构成一幅极为寥廓而多彩的秋色图。
上片结尾三句进一步将天 、地 、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景物自目之所接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 。这三句在写景中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着一“情”字,更为上片的写景转为下片的抒情作了有力的渲染和铺垫。
过片紧承芳草天涯 ,直接点出“ 乡魂”、“旅思 ”。乡魂 ,即思乡的情思,与“旅思”意近。两句是说自己思乡的情怀黯然凄怆,羁旅的愁绪重叠相续。上下互文对举,带有强调的意味,而主人公羁泊异乡时间之久与乡思离情之深自见。
下片三、四两句,表面上看去,好象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时候,实际上是说它们无时无刻不横梗心头。如此写来,使词的造语奇特,表情达意更为深切婉曲。“明月”句写夜间因思旅愁而不能入睡,尽管月光皎洁,高楼上夜景很美,也不能去观赏,因为独自一人倚栏眺望,更会增添怅惘之情。
结拍两句,写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却都化作了相思之泪,欲遣相思反而更增相思之苦了 。这两句 ,抒情深刻,造语生新而又自然。写到这里,郁积的乡思旅愁在外物触发下发展到最高潮,词至此黯然而止。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方式 。这首词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即阔远之境、秾丽之景与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却反其道而行之 ,景色写得阔远而秾丽 。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作者介绍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孤,母改嫁长山朱姓,遂名朱说,入仕后始还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等十事。歷知睦、苏、饶、润、越、永兴、延、耀、庆、邠、邓、杭、青等州军。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謚文正。着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别集四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仲淹诗,以《四部丛刊》本爲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别集中重出诗两首,已予删除。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小槛明高雪,幽人斗智棋。日斜抛作劫,月午蹙成迟。倚杖湘僧算,翘松野鹤窥。侧楸敲醒睡,片石夹吟诗。雨点奁中渍,灯花局上吹。秋涛寒竹寺,此兴谢公知。

婉约

溪上行吟山里应,山边闲步溪间影。每应人语识山声,却向溪光见人性。溪流自漱溪不喧,山鸟相呼山愈静。野鸡伏卵似养丹,睡鸭栖芦如入定。人生何必学臞仙,我行自乐如散圣。无人独赋溪山谣,山能远和溪能听。

婉约

霞散绮,月沈钩。帘卷未央楼。夜凉河汉截在流。宫阙锁清秋。瑶阶曙。金盘露。凤髓香和烟雾。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

婉约

大象自中虚,中虚真不渝。施为心事业,应对口功夫。伎俩千般有,忧愁一点无。人能知此理,胜读五车书。

婉约

今难复用古{左木右曾}巢,头上应须盖把茅。金屋少为书所给,数椽新拟卜西郊。

婉约

禁门乘晓会,宴豆示慈伸。激水龙腾久,仪韶凤降频。云章流汉筑,衢酒洽尧民。百辟皆星拱,兢兢奉北辰。

婉约

翠幕成阴帘拂地。池馆无人,四面生凉意。荷气竹香俱细细。分明著莫清风袂。玉枕如冰笙似水。才亸横钗,早被莺呼起。今夜月明人未睡。只消三四分来醉。

婉约

藕花洲上芙蓉楫,羞郎故移深处。弄影萍开,搴香袖罥,鸂鶒双双飞去。垂鞭笑顾。问住否横塘,试窥帘户。妙舞妍歌,甚时相见定相许。归来憔悴锦帐,久尘金犊幰,连娟黛眉颦妩。扇底红铅,愁痕暗渍,消得腰支如杵。鸾弦解语。镇明月西南,伴人凄楚。闷拾杨花,等闲春又负。

婉约

昔年张复之,来乘寇乱馀。三春虽宴赏,四野忧艰虞。遂移踏青会,登舟恣游娱。戒备渐解弛,人情悉安舒。垂兹五十年,材哲不敢逾。愚来再更朔,遽及仲春初。彩舵列城隈,画船满江隅,轻桡下奔濑,从舆临精庐。因思贤守事,所作民乃孚。

婉约

我也不闹什幺瘦与肿,我也不算什幺私与公,我也不解什幺穷与通。说懵懂处且多懵懂。梅兰竹石里寻一个痴聋,浮光波影间博一个虚庸,电闪火石里剩一个活无用。

婉约

禁门锺晓,忆君来朝路,初翔鸾鹄。西府中台推独步,行对金莲宫烛。蹙绣华鞯,仙葩宝带,看即飞腾速。人生难料,一尊此地相属。回首紫陌青门,西湖闲院,锁千梢修竹。素壁栖鸦应好在,残梦不堪重续。岁月惊心,功名看镜,短鬓无多绿。一欢休惜,与君同醉浮玉。

婉约

蠲条栈斝,巾帨而升。挹彼注兹,酒风维清。洋洋在上,享于克诚。神其孚佑,以厚民生。

婉约

汉廷古遗直,免官归田园。已闻御史奏,严李有飞言。矫制独无罪,加冠礼终存。谁谓淮阳召,淮阳为寡恩。

婉约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婉约

何期一雨成三日,约客同行竟未能。春到分时阴不解,夜当深处气犹凝。帘低卷箔看飘洒,礎润添香散郁蒸。想见故园梅落尽,和羹消息又堪凭。

婉约

诗礼以发冢,非独王莽然。手不离珠玉,世岂一桓玄。昔在鲁闻人,匪值孔圣旃。焉得两观诛,破彼辨与坚。子陵湍石上,元亮菊篱边。夷齐不可跂,赖有此二贤。

婉约

吠亩三番聘,林泉一客通。君方借唇吻,我自惜头颅。日月松偕老,江湖橘可奴。昭文虽未鼓,洗耳即良图。

婉约

灯火黄昏渐渐收,乌薪已尽典轻裘。自篘浮螘床头甕,谁脍新鲈江上舟。卧听玉霙惊淅沥,起看琼树怪联钩。多应武仲添诗兴,下笔翩翩更不休。

婉约

小市环农亩,长桥接佛宫。扁舟帆影日,幽鸟柳阴风。沙觜浅深水,树梢红白茸。乍闻秋糴贱,吾亦庆年丰。

婉约

龟筴皆云二月佳,愁眉攒定几曾开。不如腐草成萤爝,绝似明珠隔蚌胎。啖月蟆何尝砾死,衔泥燕却已归来。清羸不敢深思索,信笔成章一散怀。

婉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