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送张郎中副使自南省赴凤翔府幕》是唐代羊士谔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仙郎佐氏谋,
廷议宠元侯。
城郭须来贡,
河隍亦顺流。
亚夫高垒静,
充国大田秋。
当奋燕然笔,
铭功向陇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羊士谔送别张郎中副使南下凤翔府的场景。诗中表达了对张郎中在凤翔府幕府任职的祝福和期望。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运用典故来表达对张郎中在朝廷中崇高地位和出色才能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士谔对国家荣光和边疆安宁的思考和关切。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典型的唐代文风,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具体分析:
1. 仙郎佐氏谋:仙郎指张郎中,佐氏谋表示他在朝廷中辅佐国家政务。这句话表达了士谔对张郎中的赞扬和期望。
2. 廷议宠元侯:廷议指朝廷的讨论和决策,宠元侯表示张郎中在廷议中得到重用和受宠。这表明张郎中在朝廷中的地位备受推崇。
3. 城郭须来贡,河隍亦顺流:这两句描绘了张郎中南下的过程。城郭指城市和城墙,来贡表示南省的人们前来致贺送行,河隍则指河流水道,亦顺流表示张郎中的出行顺利。
4. 亚夫高垒静,充国大田秋:亚夫是指凤翔府的别称,高垒指城墙,静表示凤翔府的安宁。大田秋则是对凤翔府丰收的描绘,表达了对那里繁荣富饶的祝愿。
5. 当奋燕然笔,铭功向陇头:这句话表达了对张郎中在凤翔府任职期间的期望。奋燕然笔表示张郎中应该振笔疾书,记录下自己的功绩。铭功向陇头则是借用了历史典故,表示张郎中应该铭记自己的功勋,向国家的西部边疆发展贡献力量。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张郎中的赞扬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宁和繁荣的关切。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运用典故,将个人的送别与国家的荣光相结合,展示了唐代士人对国家和人才的追求和赞美。
作者介绍
羊士谔的思想追求
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他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